智能製造是全球工業(ye) 行業(ye) 蘇醒的至關(guan) 點之一,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下,智能製造迎來了冬天的第一縷陽光。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製造行業(ye) 的市場規模為(wei) 15150 億(yi) 元,增長率為(wei) 22.6%,隨著各大企業(ye) 和機構對於(yu) 技術的研究更加深入、產(chan) 品更加創新,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會(hui) 19000 億(yi) 元。
中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智能製造領域政策的持續出台,中國製造業(ye) 逐漸向智能製造方向轉型,並開始大量應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guan) 技術。作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利好政策的不斷出台,行業(ye) 將持續穩定增長,中國製造業(ye) 中所起到的地位將會(hui) 越來越重要。
從(cong) 發展前景、技術融合、商業(ye) 模式以及生產(chan) 安全等方麵來看2019年中國智能製造將迎十大發展趨勢。
01、安全生產(chan) 將成為(wei) 重中之重
工業(ye) 核心數據、關(guan) 鍵技術專(zhuan) 利、企業(ye) 用戶數據等數字化資產(chan) 已成為(wei) 企業(ye) 核心資產(chan) 。
作為(wei) 生產(chan) 的首要保證,安全性一直都是政府和員工最為(wei) 關(guan) 心的問題。
當智能製造融合了機器人、人工智能眾(zhong) 多前沿科技後,人為(wei) 能夠及時控製的事故似乎變得更加簡單,但是在設備增多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管理人機交互時的安全性是重點之一。
另外,在工業(ye) 物聯網進入製造業(ye) 後,工業(ye) 物聯網遭到數據攻擊的事件常有發生,所以企業(ye) 的設備、產(chan) 品等數據的安全也顯得尤為(wei) 重要。
目前我國數據安全法規體(ti) 係和監督機製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企業(ye) 智能化升級步伐。
未來,提高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增加企業(ye) 上雲(yun) 信任度和意願,將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智能化升級決(jue) 策的重要依據。
02、智能製造行業(ye) 將會(hui) 近一步擴大
智能製造在汽車行業(ye) 、3C電子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步加深,當各企業(ye) 開始認識到智能製造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方向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能夠對企業(ye) 的產(chan) 值和效率持續優(you) 化,智能製造會(hui) 進一步滲透石化、紡織、機械等行業(ye) 。
03、通用性技術或將成為(wei) AI+的突破口
在定製化柔性製造、多場景生產(chan) 的大力發展下,通用性技術並不能滿足生產(chan) 需求。對於(yu) AI賦能傳(chuan) 統工業(ye) ,就能夠容易解決(jue) 這些需求。
在大數據的積累下,企業(ye) 能夠利用AI實現專(zhuan) 業(ye) 場景的快速轉變,真正做到製造向“智”造轉型。
04、數字雙胞胎技術或將崛起
2018年,汽車行業(ye) 較為(wei) 萎靡,並沒有像往年那樣“金九銀十”,客觀來講從(cong) 買(mai) 車到養(yang) 車的成本很高。
數字孿生技術將作為(wei) 企業(ye) 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工廠建設的第一選擇,車企可以通過這些技術在研發過程中解決(jue) 生產(chan) 過程複雜、資源浪費等產(chan) 生高成本的問題,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數字化模型。
通過降低成本,汽車行業(ye) 在明年的銷量可期。同時,在3C領域引入數字雙胞胎技術也可帶動行業(ye) 的發展。
預計到2020年,至少50%年收入超過10億(yi) 元的製造商將為(wei) 其產(chan) 品或資產(chan) 啟動至少一項數字孿生項目。
05、打造精準大數據閉環
近些年,工業(ye) 大數據開始被企業(ye) 所重視,利用大數據能夠挖掘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客戶價(jia) 值,幫助企業(ye) 完成時限客戶需求、生產(chan) 係統、商業(ye) 模式、決(jue) 策模式的轉變。大數據能夠幫助企業(ye) 從(cong) 0做到1,然後再從(cong) 1做到N,從(cong) N做到1(個(ge) 性化)。
要實現這樣的模式,就需要企業(ye) 構建從(cong) 構建從(cong) 采集、分析、轉化、反饋等環節的精準數據流閉環。
06、更多互聯網企業(ye) 進軍(jun) 智能製造
互聯網企業(ye) 進軍(jun) 工業(ye) 領域,即“互聯網+智能製造”已取得初步成效。阿裏雲(yun) 與(yu) 西門子合作,宣布正式進軍(jun) 工業(ye) 物聯網,同時百度智慧工廠以及京東(dong) 智慧供應鏈等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
互聯網企業(ye) 具有長時間的數據積累和技術優(you) 勢,在進軍(jun) 工業(ye) 領域後,能夠給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帶來更多的技術應用場景,加速企業(ye) 智能製造的轉型。
07、用戶需求將引導企業(ye) 轉型
工業(ye) 發展進程正在從(cong) 企業(ye) 產(chan) 品牽引用戶需求轉變為(wei) 用戶需求引領企業(ye) 生產(chan) ,智能製造將會(hui) 改變傳(chuan) 統製造從(cong) 生產(chan) 環節降低成本增效,進而轉向提供高附加值的衍生服務,從(cong) 提供智能產(chan) 品到智能服務實現附加值提升。
08、行業(ye) 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將率先探索出市場化商業(ye) 模式
通用性行業(ye) 平台由於(yu) 縱深程度有限,市場供給與(yu) 需求並不匹配,使得企業(ye) 上雲(yun) 意願不強,尚未探索出成熟的市場化模式。
行業(ye) 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由於(yu) 兼具聚焦和普適雙重特性,麵對智能製造各行業(ye) 不同需求,有望率先探索出可行的市場化商業(ye) 模式。
09、聚焦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等細分行業(ye)

由於(yu) 國內(nei) 智能製造起步較晚,對於(yu) 人才的挖掘和培養(yang) 以及資金壓力是企業(ye) 所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如果從(cong) 幾個(ge) 發展方向上切入智能製造,或許隻有大企業(ye) 才能負擔起。
如果中小企業(ye) 從(cong) 智能製造係統等細分領域深入研究將有望成為(wei) 獨角獸(shou) 。
10、超高附加值製造領域將成為(wei) 增材製造在工業(ye) 領域的最優(you) 切入點
增材製造技術應用在桌麵級應用以及簡單的工藝大規模的場景不具備成本優(you) 勢,而作為(wei) 發動機、風電葉片、潛艇螺旋槳等為(wei) 代表的超高附加值、超大型定製化單品製造領域可能會(hui) 在2019年給增材製造在工業(ye) 領域帶來機會(hui) 。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由天拓四方推薦閱讀,僅(jin) 供學習(xi) 使用,不得用於(yu) 商用,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