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製造強國”戰略中對智能製造發展的要求。主要是:緊密圍繞重點製造領域關(guan) 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chan) 學研用聯合攻關(guan) ,開發智能產(chan) 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並實現產(chan) 業(ye) 化。依托優(you) 勢企業(ye) ,緊扣關(guan) 鍵工序智能化、關(guan) 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chan) 過程智能優(you) 化控製、供應鏈優(you) 化,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ye) 和企業(ye) 中,分類實施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範及應用推廣。建立智能製造標準體(ti) 係和信息安全保障係統,搭建智能製造網絡係統平台。
預期的對產(chan) 業(ye) 帶動影響的目標是:到2020年,製造業(ye) 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chan) 品生產(chan) 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製造業(ye) 重點領域全麵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chan) 品生產(chan) 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生產角度
▲▲▲
各國都在關(guan) 注智能製造,似乎製造業(ye) 不進行智造升級轉型就會(hui) 有很嚴(yan) 重的後果,也有許多人意識到智能製造會(hui) 帶來更高效更便捷的生產(chan) 效率,但無法全麵認識到智能製造帶來的好處。下麵來分析下智能製造究竟有什麽(me) 好處:
更高的產(chan) 量
智能製造通過更好的控製方法來控製機器生產(chan) (包括AI、機器人、批量控製等多種),效率比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更高。另外,智能製造中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幫助製造商更有效了解生產(chan) 流程,也有利於(yu) 改進生產(chan) 運營。因此,智能製造帶來更高的產(chan) 量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更高的精度
在生產(chan) 流程,利用機器視覺等方式能夠帶來更精度的辨別,另外,整個(ge) 生產(chan) 流程中,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為(wei) 了減少失敗幾率需要通過更好設備,以及培訓操作人員,但還是很難減少失敗率,而智造時大數據能夠分析錯誤,防止因為(wei) 失誤造成的失敗率。
更好的預測
過去,製造業(ye) 的生產(chan) 受製於(yu) 訂單,同時根據個(ge) 人經驗分出淡季旺季,旺季加產(chan) 量,淡季減產(chan) 量,而智能製造的大數據會(hui) 更有利於(yu) 製造業(ye) 掌控自身產(chan) 量,更好地預測,從(cong) 而在最有價(jia) 值的生產(chan) 條件下進行生產(chan) 。
同時,大數據也能帶來生產(chan) 過程中的信息,例如可以跟蹤不同供應商的產(chan) 品數據,從(cong) 而判斷供應商的產(chan) 品供應質量,以便於(yu) 預測更好的供應商。同理可以通過大數據預測客戶的需求,更理性做出生產(chan) 計劃來對應客戶需求。
更好的自定義(yi) 和個(ge) 性化
自定義(yi) 和個(ge) 性化是智能製造的一大魅力所在,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流水線工作難以實現客戶的自定義(yi) 或個(ge) 性化定製,而智能製造的生產(chan) 流程能夠實現實時控製,根據客戶需求調整生產(chan) 機器人從(cong) 而製造自定義(yi) 和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更為(wei) 容易。與(yu) 更為(wei) 傳(chuan) 統的個(ge) 人作坊相比,智能製造的自定義(yi) 和個(ge) 性化能夠利用大數據整理生產(chan) 經驗,帶來的自定義(yi) 和個(ge) 性化也可以批量化,也可以幫助製造商采取逆向工程,為(wei) 熟悉的問題提出新的解決(jue) 方案。
更高的盈利回報
這一點其實是對前麵幾點的總結,更高的產(chan) 量能夠更好滿足生產(chan) 需求,更高的精度能夠保證產(chan) 品的質量,更好的預測能夠保證更好的銷量,更好的自定義(yi) 和個(ge) 性化則是能夠擴大銷路。利用智能製造的大數據,可以更好地了解製造運營的效率,同時也可以統計智能升級轉型過程的投資回報率(ROI),製造業(ye) 可以更好的製定未來製造計劃。
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是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組織評審的第一批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共有46個(ge) 項目上榜,覆蓋了38個(ge) 行業(ye) ,分布在2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涉及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chan) 品、智能製造新業(ye) 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務等6個(ge) 類別。根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統計,實施智能製造的效果——“兩(liang) 提高,三降低”。

圖1 智能製造效果
產品角度
▲▲▲
2013年德勤(Deloitte)公司曾經調研全國200家製造型企業(ye) ,結果顯示中國企業(ye) 智能製造處在初級階段,且利潤微薄。經過五年的快速發展,智能製造產(chan) 品和服務的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2013年智能製造為(wei) 企業(ye) 帶來的利潤並不明顯,55%的受訪企業(ye) 其智能製造產(chan) 品和服務淨利潤貢獻率處於(yu) 0-10%的區間,而2017年,僅(jin) 有11%的受訪企業(ye) 處於(yu) 這個(ge) 區間,而41%的企業(ye) 其智能製造利潤貢獻率在11-30%之間。利潤貢獻率超過50%的企業(ye) ,由2013年受訪企業(ye) 占比14%提升到2017年的33%。智能製造利潤貢獻率明顯提升,利潤來源包括生產(chan) 過程中效率的提升和產(chan) 品服務價(jia) 值的提升。
圖2 智能製造產品和服務的盈利能力提升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由天拓四方推薦閱讀,僅(jin) 供學習(xi) 使用,不得用於(yu) 商用,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