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發布日期:
2018-03-06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經濟運行情況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行業(ye) 經濟取得優(you) 異成績,尤其是經濟增速,為(wei) 近六年增長更快一年,石化化工行業(ye) 發展邁向嶄新階段。
 
一、整體(ti) 運行情況 
(一)產(chan) 品生產(chan) 整體(ti) 平穩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生產(chan) 整體(ti) 保持平穩。乙烯產(chan) 量1821.4萬(wan) 噸,增長2.4%;硫酸產(chan) 量8694.2萬(wan) 噸,增長1.7%;燒堿產(chan) 量3365.2萬(wan) 噸,增長5.4%;電石產(chan) 量2447.3萬(wan) 噸,減少1.7%;純苯產(chan) 量833.5萬(wan) 噸,增長3.7%;甲醇產(chan) 量4528.8萬(wan) 噸,增長7.1%;合成材料產(chan) 量1.5億(yi) 噸,增長6.6%;輪胎產(chan) 量9.26億(yi) 條,增長5.4%;化肥總產(chan) 量6065.2萬(wan) 噸,下降2.6%。
 
(二)經濟效益增速加快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28005家,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7%,累計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13.45萬(wan) 億(yi) 元,增長15.8%,為(wei) 6年來更快增速;其中化工行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9.10萬(wan) 億(yi) 元,增長13.8%。全年實現利潤8313.6億(yi) 元,增長52.1%,為(wei) 7年來更快增速;其中化工行業(ye) 實現利潤6072.4億(yi) 元,增長39.7%。
 
(三)對外貿易進一步擴大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進出口貿易總額5833.7億(yi) 美元,增長22.1%,其中出口1929.8億(yi) 美元,增長12.9%;逆差1974.2億(yi) 美元,增長45.1%。
 
(四)結構調整持續優(you) 化 
合成樹脂、合成纖維、電子化學品等高端、專(zhuan) 用化工產(chan) 品發展加快,合成材料、基礎化學品和專(zhuan) 用化學品收入和利潤增速領先,對化工整體(ti) 收入和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合計均超過八成;過剩行業(ye) 去產(chan) 能工作取得新進展,2017年,合成氨產(chan) 能減少165萬(wan) 噸,尿素產(chan) 能減少280萬(wan) 噸,電石產(chan) 能減少350萬(wan) 噸,聚氯乙烯產(chan) 能減少28萬(wan) 噸。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經濟運行實現了高速發展,全行業(ye) 發展亮點紛呈,但行業(ye) 仍然存在許多挑戰和製約因素,比較突出的有:
 
(一)行業(ye) 投資持續疲軟 
2017年,石化化工行業(ye) 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2.06萬(wan) 億(yi) 元,下降2.8%;其中化工行業(ye) 投資1.50萬(wan) 億(yi) 元,下降5.2%,較上年擴大2.5個(ge) 百分點,連續第二年下降。主要原因:一是新舊動能轉換慢。大宗產(chan) 品如合成氨、化肥、甲醇、氯堿、電石、輪胎等產(chan) 能過剩,投資需求不旺;高端專(zhuan) 用化工產(chan) 品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產(chan) 業(ye) 化水平依然較低,投資動力尚未形成。二是宏觀環境影響。近年來,環保督察逐年嚴(yan) 格,去產(chan) 能力度加大,對石化化工行業(ye) 投資產(chan) 生較大影響。
 
(二)行業(ye) 安全事故頻發 
目前,全國有近30萬(wan) 家危化品生產(chan) 經營單位,其中安全保障能力比較差的小化工占80%以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據安全監管總局披露,2017年,化工行業(ye) 共發生事故218起,死亡271人,其中兩(liang) 起為(wei) 重大事故,分別是:6月5日臨(lin) 沂金譽石化爆炸事故、12月9日連雲(yun) 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國內(nei) 石化行業(ye) 產(chan) 業(ye) 布局不盡合理,“化工圍城”、“城圍化工”問題日益凸顯,部分危險化學品生產(chan) 企業(ye) 臨(lin) 近城鎮人口密集區,嚴(yan) 重影響周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和財產(chan) 安全,亟待開展搬遷改造,消除安全隱患。
 
(三)石化市場進口壓力增大 
2017年,國內(nei) 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學材料等石化產(chan) 品進口持續增長,對國內(nei) 市場產(chan) 生較大壓力。海關(guan) 數據顯示,2017年,合成材料進口總量4869.8萬(wan) 噸,增長8.3%;淨進口3880.9萬(wan) 噸,增長8.2%;有機化學原料進口總量6222.7萬(wan) 噸,增長6.3%;淨進口4783.2萬(wan) 噸,增長4.8%。主要原因:一是國內(nei) 市場需求增長較快,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學原料表觀消費量分別增長了7.0和5.5個(ge) 百分點;二是受環保影響,一些企業(ye) 減產(chan) 、停產(chan) ,供給增長緩慢;三是國內(nei) 高端化工產(chan) 品與(yu) 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競爭(zheng) 力相對較弱。
 
三、2018年行業(ye) 工作要點 
(一)大力推進危化品生產(chan) 企業(ye) 搬遷改造工作 
2018年,我們(men) 將認真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chan) 企業(ye) 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77號),會(hui) 同安全監管總局成立危險化學品生產(chan) 企業(ye) 搬遷改造專(zhuan) 項工作組,加強對危險化學品搬遷改造工作的監督檢查、跟蹤分析和通報,組織專(zhuan) 家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報實施方案進行評議,指導督促地方開展搬遷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對工作紮實、成效顯著的予以表揚,對工作不力、進度滯後的及時督促整改,確保中小型企業(ye) 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ye) 要在2018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
 
(二)加快實施化工新材料補短板 
圍繞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和大健康等重點領域,編製《化工新材料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指導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聯盟、電子化工新材料產(chan) 業(ye) 聯盟等聯盟開展工作,推動碳纖維、電子化學品、膜材料在下遊領域的應用推廣。推動成立汽車輕量化非金屬材料產(chan) 業(ye) 聯盟,推動工程塑料、碳纖維複合材料在汽車行業(ye) 的應用。
 
(三)開展化工園區智能化改造 
創建化工園區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開展全國化工園區摸底調查,創建化工園區“一張圖”,開展化工園區綜合評價(jia) 。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化工園區開展智能化改造,不斷提升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化工園區對危險化學品生產(chan) 企業(ye) 搬遷的承接能力。
 
(四)推動化工行業(ye) 兩(liang) 化深度融合 
深入開展智能製造和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加快出台相關(guan) 標準規範。積極推動建立危險化學品監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相關(guan) 部門危險化學品監管信息資源,建立大數據庫,形成政府建設管理、企業(ye) 申報信息、數據共建共享、部門分工監管的綜合信息平台。
 
(五)提升服務能力,引導石化行業(ye) 擴大投資 
加強財稅、金融、貿易等政策與(yu) 產(chan) 業(ye) 政策對接,落實銀企對接和產(chan) 融合作政策,加大對重點企業(ye) 、重點項目的融資支持。加大對危化品生產(chan) 企業(ye) 搬遷改造、石化行業(ye) 技術改造提升、智能製造試點、智慧化工園區、高端產(chan) 品發展、綠色安全生產(chan)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麵的支持力度。
 
(六)發力“一帶一路”,提升行業(ye) “走出去”水平 

積極推動輪胎、化肥、氯堿等重點行業(ye) 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按照國別提出項目清單,組織企業(ye) 與(yu) 對方國家的產(chan) 業(ye) 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接。鼓勵企業(ye) 之間采取不同模式聯合起來“走出去”。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建立石化化工企業(ye) 與(yu) 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之間的協調機製,解決(jue) 企業(ye) 海外發展的融資需求。

天拓四方砥礪奮鬥十五載,積極推動“工業(ye) 4.0”和“中國製造2025”,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提供智能製造谘詢規劃、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實施和工業(ye) 大數據應用服務等智能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