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發展改革委:推動中國服務與中國製造互促共進
發布日期:
2017-07-25

 前不久,經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服務業(ye) 創新發展大綱(2017—2025)》。該文件對指導服務業(ye) 創新發展、擴大服務業(ye) 對外開放和深化服務業(ye) 改革有著重要意義(yi) 。文件提出的“推動中國服務與(yu) 中國製造互促共進”,既為(wei) 服務業(ye) 發展特別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wei) 製造業(ye) 發展找到了新思路,更是抓住了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牛鼻子”。本文將在認知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關(guan) 係的基礎上,探討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互促共進的實現路徑和政策措施。

【政策解讀 】發展改革委:推動中國服務與(yu) 中國製造互促共進

 
一、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在當今的全球生產(chan) 網絡體(ti) 係中,生產(chan) 過程碎片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隨著產(chan) 業(ye) 邁向中高端水平,產(chan) 業(ye) 鏈的價(jia) 值分布從(cong) 製造環節向服務環節轉移,產(chan) 品研發、銷售、維護等生產(chan) 性服務活動比重越來越高。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兩(liang) 個(ge) 70%”的現象,即服務業(ye) 產(chan) 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70%,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產(chan) 值占整個(ge) 服務業(ye) 產(chan) 值的70%。在世界500強企業(ye) 中,56%的企業(ye) 從(cong) 事服務業(ye) 。可以看出,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蓬勃發展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政策解讀 】發展改革委:推動中國服務與(yu) 中國製造互促共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憑借勞動力成本優(you) 勢迅速成長為(wei) “世界製造工廠”,穩居世界製造業(ye) 大國之首。但我國在國際分工體(ti) 係中偏重於(yu) 組裝和製造環節,長期處於(yu) 價(jia) 值鏈的低端環節,而價(jia) 值鏈上遊(如研發、設計)和下遊(如市場營銷、品牌)等高端環節仍被發達國家所控製。這種格局如果繼續下去,我們(men) 將麵臨(lin) 在全球價(jia) 值鏈分工中被“低端鎖定”的風險。


       當前,我國正處於(yu) 工業(ye) 化中後期。雖然對這一階段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學術界還存在著爭(zheng) 議。但筆者認為(wei) ,通過大力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以嵌入知識密集型服務要素提升製造業(ye) 附加值並向生產(chan) 價(jia) 值鏈中高端邁進,是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工業(ye) 化客觀規律的必然選擇。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一方麵,有利於(yu) 帶動就業(ye) 擴大,服務業(ye) 單位投資所創造的勞動就業(ye) 崗位數約是重化工業(ye) 的2.5倍;另一方麵,有利於(yu) 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每萬(wan) 元增加值能耗隻是製造業(ye) 的25%。因此,應鼓勵以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需求為(wei) 導向,加快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支撐製造業(ye) 提高競爭(zheng) 力,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


二、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融合是全球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趨勢
 

       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突破、融合滲透和廣泛應用,正引發服務業(ye) 創新升級,並使產(chan) 業(ye) 邊界日漸模糊、融合發展態勢更加明顯,對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互促共進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策解讀 】發展改革委:推動中國服務與(yu) 中國製造互促共進


       (一)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本質特征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全球價(jia) 值鏈的深入發展,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已經表現出與(yu) 以前明顯不同的本質特征。一方麵,製造業(ye) 產(chan) 品生產(chan) 融入越來越多的服務作為(wei) 中間投入要素,並且在產(chan) 品消費過程中還要消費大量的互補性服務,製造業(ye) 逐漸向服務化發展;另一方麵,服務業(ye) 製造化現象日漸明顯,服務將擺脫過去的小生產(chan) 方式而融入更多的工業(ye) 化生產(chan) 方式,從(cong) 而提高規模經濟效應和生產(chan) 率,力求克服“鮑莫爾成本病”的問題。比如,一些在全球價(jia) 值鏈上處於(yu) 領導地位的服務企業(ye) ,憑借其研發、設計、管理、銷售渠道等優(you) 勢,通過貼牌生產(chan) 、連鎖經營等方式嵌入製造企業(ye) ,共同為(wei) 消費者提供服務。又如,研發企業(ye) 擁有自己的發明專(zhuan) 利、設計機構擁有自主創新設計、物流公司擁有自己的網絡等,這些企業(ye) 利用自身在產(chan) 業(ye) 鏈高端的控製力,建立起自己的製造工廠。


       (二)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之間界限日趨模糊。以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為(wei) 例,隨著服務業(ye) 分工深化與(yu) 服務創新,服務業(ye) 領域不斷拓寬,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實現融合發展的趨勢日漸明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和新興(xing) 服務業(ye) 對製造業(ye) 生產(chan) 和價(jia) 值鏈組織方式的滲透,主要體(ti) 現在製造業(ye) 服務化、服務業(ye) 製造化、服務外包等模式驅動的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上。在製造服務化程度更高的美國,製造與(yu) 服務融合型企業(ye) 占製造企業(ye) 總數的58%,通用電氣“技術+管理+服務”模式創造的產(chan) 值已經占到企業(ye) 總產(chan) 值的2/3以上。在產(chan) 業(ye) 邊界被逐漸打破的同時,建立在細化分工基礎上的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互促共進將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旋律。


三、順應產(chan) 業(ye) 融合趨勢推動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互促共進的路徑

       從(cong) 國際上看,製造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價(jia) 值鏈由以製造為(wei) 中心向以服務為(wei) 中心的轉變,已經成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趨勢。為(wei) 順應這一趨勢,加快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推動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互促共進主要有如下路徑:


       (一)鼓勵製造業(ye) 分離發展服務業(ye) 。按照做強做專(zhuan) 製造業(ye) 的要求,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環節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發展,培育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企業(ye) 快速發展,使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成為(wei) 支撐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推力。重點是如下幾個(ge) 方麵:


       1、在科技研發服務方麵,鼓勵大型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依托自身研發中心、技術中心、重大產(chan) 業(ye) 技術平台等,組建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企業(ye) ,發展一批競爭(zheng) 能力較強、技術水平較高的科技研發服務企業(ye) ,逐步構建社會(hui) 化的科技創新服務體(ti) 係。


       2、在現代物流服務方麵,鼓勵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利用現有倉(cang) 儲(chu) 能力和庫房、運輸車輛以及原材料等資產(chan) ,投資組建物流配送公司,對企業(ye) 生產(chan) 資料和產(chan) 品實行統一配送。


       3、在貿易營銷服務方麵,鼓勵有條件的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成立獨立核算的貿易和營銷企業(ye) ,利用生產(chan) 企業(ye) 品牌優(you) 勢,開展第三方貿易。四是在融資租賃服務方麵,依托知名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的品牌優(you) 勢、渠道優(you) 勢、資金優(you) 勢,借助客戶資源和營銷網絡,聯合金融服務機構,共同為(wei) 客戶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的融資租賃等服務。五是在設計策劃服務方麵,鼓勵功能完備、具有較強對外服務能力的大型製造企業(ye) 集團,將設計、谘詢、策劃、廣告、工業(ye) 創意等環節分離,打造一批高附加值、高層次的設計策劃企業(ye) 。六是在專(zhuan) 業(ye) 配套服務方麵,鼓勵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將售後服務、安裝維護、物業(ye) 管理、後勤保障和教育培訓等內(nei) 部配套服務剝離,整合資源,組建獨立經營並能兼顧社會(hui) 化服務的配套服務企業(ye) 。


       (二)推動製造業(ye) 延伸產(chan) 業(ye) 鏈。不斷強化研發設計、工程設計、運營管理、客戶服務、維護維修、檢驗檢測、售後服務、金融租賃等高端服務環節,在更終產(chan) 品中增加更多的服務元素,實現產(chan) 業(ye) 鏈服務化,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在製造企業(ye) 服務化轉型過程中,應善於(yu) 提供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以裝備製造業(ye) 為(wei) 例,除為(wei) 客戶提供自產(chan) 主體(ti) 設備外,還提供設備成套(包括係統設計、係統設備提供、係統安裝調試)和工程承包(包括基礎、廠房、外圍設施建設)等,同時向客戶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維修改造服務和遠程設備狀態管理服務,對客戶裝置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狀態管理。


       可以預見,服務型製造能力將成為(wei) 決(jue) 定製造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推進服務型製造發展,當前要著力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問題:


       1、加快形成“互聯網+生產(chan) 服務體(ti) 係”,把互聯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