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拓解析|深度了解智能製造
發布日期:
2017-04-13

1、智能製造概念
“智能製造”可以從(cong) 製造和智能兩(liang) 方麵進行解讀。首先,製造是指對原材料進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對零部件進行裝配的過程。通常,按照生產(chan) 方式的連續性不同,製造分為(wei) 流程製造與(yu) 離散製造(也有離散和流程混合的生產(chan) 方式)。根據我國現行標準GB/T4754-2002,我國製造業(ye) 包括31個(ge) 行業(ye) ,又進一步劃分約175個(ge) 中類、530個(ge) 小類,涉及了國民經濟的方方麵麵。

 

智能是由“智慧”和“能力”兩(liang) 個(ge) 詞語構成。從(cong) 感覺到記憶到思維這一過程,稱為(wei) “智慧”,智慧的結果產(chan) 生了行為(wei) 和語言,將行為(wei) 和語言的表達過程稱為(wei) “能力”,兩(liang) 者合稱為(wei) “智能”。因此,將感覺、記憶、回憶、思維、語言、行為(wei) 的整個(ge) 過程稱為(wei) 智能過程,它是智慧和能力的表現。

天拓解析|深度了解智能製造

 

目前,國際和國內(nei) 尚且沒有關(guan) 於(yu) 智能製造的準確定義(yi) ,但工信部組織專(zhuan) 家給出了一個(ge) 比較全麵的描述性定義(yi) :智能製造是基於(yu) 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chan) 、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個(ge) 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you) 化自決(jue) 策、精準控製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製造過程、係統與(yu) 模式的總稱。具有以智能工廠為(wei) 載體(ti) ,以關(guan) 鍵製造環節智能化為(wei) 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wei) 基礎、以網絡互聯為(wei) 支撐等特征,可有效縮短產(chan) 品研製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提升產(chan) 品質量、降低資源能源消耗。這實際上指出了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管理要求、主要功能和經濟目標,體(ti) 現了智能製造對於(yu) 我國工業(ye) 轉型升級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於(yu) 我國技術基礎薄弱發展不平衡,企業(ye) 在智能製造實施和升級改造過程中往往茫然不知從(cong) 何做起。因此,以下將根據智能製造的描述性定義(yi) ,提出關(guan) 於(yu) 智能工廠、製造環節及裝備智能化、網絡互聯互通、端到端數據流等四個(ge) 方麵的初步認識,以期說明智能製造的主要內(nei) 容。

 

2、什麽(me) 是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是實現智能製造的載體(ti) 。在智能工廠中通過生產(chan) 管理係統、計算機輔助工具和智能裝備的集成與(yu) 互操作來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分布式管理,進而實現企業(ye) 業(ye) 務流程、工藝流程及資金流程的協同,以及生產(chan) 資源(材料、能源等)在企業(ye) 內(nei) 部及企業(ye) 之間的動態配置。

 

 一方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現智能製造的利器就是數字化、網絡化的工具軟件和製造裝備,包括以下類型:

 計算機輔助工具,如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M(計算機輔助製造)、CAT(計算機輔助測試,如ICT信息測試、FCT功能測試)等;
 計算機仿真工具,如物流仿真、工程物理仿真(包括結構分析、聲學分析、流體(ti) 分析、熱力學分析、運動分析、複合材料分析等多物理場仿真)、工藝仿真等;

 工廠/車間業(ye) 務與(yu) 生產(chan) 管理係統,如ERP(企業(ye) 資源計劃)、MES(製造執行係統)、PLM(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DM(產(chan) 品數據管理)等;

 智能裝備,如高檔數控機床與(yu) 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3D打印機)、智能爐窯、反應釜及其他智能化裝備、智能傳(chuan) 感與(yu) 控製裝備、智能檢測與(yu) 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yu) 倉(cang) 儲(chu) 裝備等;
 新一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

另一方麵,智能製造是一個(ge) 覆蓋更寬泛領域和技術的“超級”係統工程,在生產(chan) 過程中以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為(wei) 主線,還伴隨著供應鏈、訂單、資產(chan) 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如圖1所示。

天拓解析|深度了解智能製造
  
圖1:智能製造生命周期管理

在智能工廠中,借助於(yu) 各種生產(chan) 管理工具/軟件/係統和智能設備,打通企業(ye) 從(cong) 設計、生產(chan) 到銷售、維護的各個(ge) 環節,實現產(chan) 品仿真設計、生產(chan) 自動排程、信息上傳(chuan) 下達、生產(chan) 過程監控、質量在線監測、物料自動配送等智能化生產(chan) 。下麵介紹了幾個(ge) 智能工廠中的典型“智能”生產(chan) 場景。

 

場景1:設計/製造一體(ti) 化。在智能化較好的航空航天製造領域,采用基於(yu) 模型定義(yi) (MBD)技術實現產(chan) 品開發,用一個(ge) 集成的三維實體(ti) 模型完整地表達產(chan) 品的設計信息和製造信息(產(chan) 品結構、三維尺寸、BOM等),所有的生產(chan) 過程包括產(chan) 品設計、工藝設計、工裝設計、產(chan) 品製造、檢驗檢測等都基於(yu) 該模型實現,這打破了設計與(yu) 製造之間的壁壘,有效解決(jue) 了產(chan) 品設計與(yu) 製造一致性問題。製造過程某些環節,甚至全部環節都可以在全國或全世界進行代工,使製造過程性價(jia) 比更優(you) 化,實現協同製造。

 

場景2:供應鏈及庫存管理。企業(ye) 要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種類、數量等信息通過訂單確認,這使得生產(chan) 變得精確。例如:使用ERP或WMS(倉(cang) 庫管理係統)進行原材料庫存管理,包括各種原材料及供應商信息。當客戶訂單下達時,ERP自動計算所需的原材料,並且根據供應商信息即時計算原材料的采購時間,確保在滿足交貨時間的同時使得庫存成本更低甚至為(wei) 零。

 

場景3:質量控製。車間內(nei) 使用的傳(chuan) 感器、設備和儀(yi) 器能夠自動在線采集質量控製所需的關(guan) 鍵數據;生產(chan) 管理係統基於(yu) 實時采集的數據,提供質量判異和過程判穩等在線質量監測和預警方法,及時有效發現產(chan) 品質量問題。此外,產(chan) 品具有標識(條形碼、二維碼、電子標簽),可以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式追溯產(chan) 品質量所涉及的數據,如用料批次、供應商、作業(ye) 人員、作業(ye) 地點、加工工藝、加工設備信息、作業(ye) 時間、質量檢測及判定、不良處理過程等。

 

場景4:能效優(you) 化。采集關(guan) 鍵製造裝備、生產(chan) 過程、能源供給等環節的能效相關(guan) 數據,使用MES係統或EMS(能源管理係統)係統對能效相關(guan) 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及時發現能效的波動和異常,在保證正常生產(chan) 的前提下,相應地對生產(chan) 過程、設備、能源供給及人員等進行調整,實現生產(chan) 過程的能效提高。

因此,智能工廠的建立可大幅改善勞動條件,減少生產(chan) 線人工幹預,提高生產(chan) 過程可控性,重要的是借助於(yu) 信息化技術打通企業(ye) 的各個(ge) 流程,實現從(cong) 設計、生產(chan) 到銷售各個(ge) 環節的互聯互通,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源的整合優(you) 化和提高,從(cong) 而進一步提高企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

 

3、如何實現製造環節智能化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得企業(ye) 與(yu) 個(ge) 體(ti) 客戶間的即時交流成為(wei) 現實,促使製造業(ye) 實現從(cong) 需求端到研發端、服務端的拉動式生產(chan) ,以及從(cong) “生產(chan) 型”向“服務型”模式轉變。因此,企業(ye) 領先於(yu) 競爭(zheng) 對手完成數字化、網絡化與(yu) 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實現大規模定製化生產(chan) 來滿足個(ge) 性化需求並提供智能服務,方能在瞬息萬(wan) 變的市場上立於(yu) 不敗之地。

 

看得見的是個(ge) 性化定製和智能服務,看不見的是生產(chan) 製造各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與(yu) 智能化。實現智能製造,網絡化是基礎,數字化是工具,智能化則是目標。

 

網絡化是指使用相同或不同的網絡將工廠/車間中的各種計算機管理軟件、智能裝備連接起來,以實現設備與(yu) 設備之間、設備與(yu) 人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良好交互。將生產(chan) 現場的智能裝備連接起來的網絡被稱為(wei) 工業(ye) 控製網絡,包括現場總線(如PROFIBUS、CC-Link、Modbus等)、工業(ye) 以太網(如PROFINET、CC-Link IE、Ethernet/IP、EtherCAT、POWERLINK、EPA等)、工業(ye) 無線網(如WIA-PA、WIA-FA、WirelessHART、ISA 100.11a等),對於(yu) 控製要求不高的應用還可使用移動網絡(如2G、3G、4G以及未來5G網絡)。車間/工廠的生產(chan) 管理係統則可以直接使用以太網連接。對於(yu) 智能製造,往往還要求工廠網絡與(yu) 互聯網連接,通過大數據應用和工業(ye) 雲(yun) 服務實現價(jia) 值鏈企業(ye) 協同製造、產(chan) 品遠程診斷和維護等智能服務。為(wei) 了防止竊密,在工廠網絡與(yu) 互聯網連接中要設防火牆,特別防止木馬、病毒攻擊企業(ye) 網絡,注意網絡信息安全與(yu) 功能安全。

 

數字化是指借助於(yu) 各種計算機工具,一方麵在虛擬環境中對產(chan) 品物體(ti) 特征、生產(chan) 工藝甚至工廠布局進行輔助設計和仿真驗證,例如使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進行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