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能視角看工業互聯網產品構成
發布日期:
2020-05-01

繼上期天拓智能製造資深顧問與(yu) 大家分享了從(cong) 業(ye) 務角度看製造業(ye) 對工業(ye) 互聯網的需求,本期將深入此話題,共同來探討下從(cong) 功能視角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功能和能力,及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構成。企業(ye) 可以對照目前信息化現狀,思考下借助工業(ye) 互聯網哪些能力來支撐企業(ye) 戰略。

從(cong) 功能視角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構成

工業(ye) 互聯網核心功能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分為(wei) 邊緣層、基礎設施層、平台層和應用層。邊緣層利用各種類型的通信技術連接所有節點,負責數據收集和傳(chuan) 輸。基礎設施層利用雲(yun) 計算和虛擬化技術,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提供計算機基礎設施和虛擬資源支撐。平台層匯集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軟件技術,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提供計算和存儲(chu) 基礎、應用管理和運維、模型管理、數據管理和分析等能力。應用層為(wei) 用戶提供支撐各類業(ye) 務應用的軟件工具。

從(cong) 功能視角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構成

邊緣層

通過大範圍、深層次的數據采集、以及異構數據的協議轉換與(yu) 邊緣處理,構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數據基礎,具體(ti) 功能表現在:

通過各類通信協議采集設備、智能產(chan) 品和其他數字化實物數據。如通過OPC-UA采集各類設備數據;通過5G網絡采集智能產(chan) 品數據;通過wifi等采集數字化人員數據。

通過低功耗、高性能邊緣計算設備和邊緣計算軟件在終端側(ce) 實現數據的實時分析和控製,提供及時服務。如支持數據存儲(chu) 、查詢的數據采集器和支持遠程設備運維控製的智能網關(guan) 等。

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利用虛擬化操作係統、工作負載管理軟件、硬件、網絡和存儲(chu) 服務的形式交付計算資源,支持公有雲(yun) 部署、私有雲(yun) 部署和混合雲(yun) 部署。具體(ti) 功能表現在:

提供物理資源服務,用戶可以搭建自己的數據中心,租用第三方計算資源搭建IT基礎設施。如購買(mai) 服務器、存儲(chu) 器和網絡等並部署到公司內(nei) 部;租用超算中心的CPU、內(nei) 存進行大規模計算等。

提供底層操作係統和軟件運行環境服務。如通過租用獲取AWS的基礎設施服務,將自己程序托管到AWS平台的linux係統下;為(wei) java程序提供jvm運行時。

平台層

借助於(yu) 通用PAAS平台和架構,實現工業(ye) 數據的管理和分析服務,將不同行業(ye) 、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封裝形成工業(ye) 模型。構建開放的開發環境,以微服務形式向用戶提供二次開發能力,幫助用戶快速搭建自己的工業(ye) 應用、封裝經驗。具體(ti) 功能表現為(wei) :

提供平台資源部署和管理。如利用Kubernetes實現對計算資源、微服務和應用部署的管理、調度和監控;搭建Spark大數據計算平台;搭建keras深度學習(xi) 平台;

提供工業(ye) 數據管理和服務。如利用HBase實現大數據存儲(chu) ;利用storm進行實時分析;

提供不同信息化係統的綜合集成。如利用數據總線、SOA等架構實現PLM、ERP、MES等係統數據和流程集成;

提供工業(ye) 模型管理與(yu) 服務。如借助MDA、領域驅動等實現企業(ye) 、產(chan) 品、設備資源、單據等信息建模;抽取業(ye) 務經驗,封裝專(zhuan) 家經驗、行業(ye) 知識形成生產(chan) 優(you) 化模型、資源優(you) 化模型等;

提供平台應用開發環境。如借助SDK為(wei) 用戶提供信息獲取接口、功能接口和業(ye) 務接口等;

提供工業(ye) APP的通用功能與(yu) 服務。如通用的權限管理、用戶管理、消息和日誌管理。

應用層

通過自主研發或和第三方合作,形成滿足不同場景、不同行業(ye) 的工業(ye) APP,體(ti) 現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價(jia) 值實現。借助平台能力,這些工業(ye) 應用將有別於(yu) 傳(chuan) 統的工業(ye) 軟件,更加強調數據應用帶來的價(jia) 值。具體(ti) 表現為(wei) :

提供涵蓋產(chan) 品設計、生產(chan) 、維護等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APP。如利用生產(chan) 過程曆史數據,在排程時為(wei) 某種產(chan) 品安排合格率最高的資源和工藝組合;

提供貫穿企業(ye) 運營的銷售、采購、生產(chan) 、庫存、質控、售後等管理APP。如利用設備數據,提供設備異常預警和遠程運維;利用質檢知識庫,提供對質量異常的快速判斷和生產(chan) 調整;

提供滿足企業(ye) 外部協同的金融、供應鏈等協同和創新應用APP;

除此之外,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還包括涵蓋整個(ge) 工業(ye) 係統的安全管理體(ti) 係,構成了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基礎支撐和重要保障。

從(cong) 功能視角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構成

數網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提供多層次能力

目前數網星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已經部分涵蓋了邊緣層、平台層和應用層的功能。具體(ti) 來說:

從(cong) 功能視角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構成

數網星智能網關(guan) :為(wei) 設備提供現場的實時監測、診斷和告警功能,提供曆史數據存儲(chu) 和實時運行環境,支持運行由平台開發並推送到邊緣端的模型和應用,可以基於(yu) 本地采集和存儲(chu) 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告警、診斷及預測應用;

數網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企業(ye) 提供基於(yu) 雲(yun) 端的數據存儲(chu) 、主數據管理,工業(ye) 模型管理等基礎服務,是實現企業(ye) 級工業(ye) 互聯網要素鏈接、資源優(you) 化、業(ye) 務協同的核心;

智慧大數據:為(wei) 企業(ye) 提供數據價(jia) 值挖掘、算法封裝、管理、發布和訓練;

數據總線:為(wei) 企業(ye) 提供全業(ye) 務係統、全要素的數據連接和集成,破解信息孤島,統一企業(ye) 數字模型和業(ye) 務流程協同,使企業(ye) 在已有信息化基礎上做到業(ye) 務優(you) 化和協同;

設備智能應用APP(s):能夠通過先進的數據采集、管理、分析和應用,提供遠程調試、實時監控、報警管理、運維管理、異常處理、能耗管理、備件管理等各類應用,以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還提供了實時的維修保養(yang) 策略建議,能夠有效的降低維修成本、備品備件的庫存成本,進而降低運營風險和整體(ti) 運營成本;

智能管理App(s):通過銷售管理、運營管理、生產(chan) 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和售後管理等應用,提供業(ye) 務管理抓手,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業(ye) 務和數據融合問題,幫助企業(ye) 補足信息化盲點。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