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胡堅波: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的三大方向——天拓分享
發布日期:
2021-10-29

10月26日,在2021工業(ye) 互聯網學術大會(hui) 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分享了關(guan) 於(yu) 工業(ye) 互聯網的趨勢性研究。


他認為(wei) :總體(ti) 上,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還處於(yu) 發展的初期,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我認為(wei) 有三個(ge) 方麵需要重點去考慮。

第一,如何進一步匯聚新用戶。可以把平台和領域、區域相結合,快速拓展客戶;


第二,如何把客戶留在平台上,關(guan) 鍵是解決(jue) 方案的提供,形成相關(guan) 的商業(ye) 模式;

第三,如何讓平台的能力能夠持續的增長。目前平台大部分還是在單打獨鬥,平台之間是否可以進行能力的分享和共享,共同成長。

疫情下,數字化轉型加速


當前,新冠疫情以後,整個(ge) 數字化進程大幅度加快。今年3月,歐洲發布的2030數字化願景目標中大幅度提高了相關(guan) 的企業(ye) 的數字強度的目標。未來,數字技術的應用對於(yu) 企業(ye) 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從(cong) 新冠疫情中搜集到的數據也可以看到,數字化能力對於(yu) 企業(ye) 的降本增效有非常明顯的效果,不管是製造業(ye) 、服務業(ye) 還是相關(guan) 的零售業(ye) 、物流業(ye) 等等。工業(ye) 互聯網主要強調製造業(ye) 裏麵的數字化轉型,通過信息通信技術來驅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變革的過程。

胡堅波指出:“通過平台化的設計,網絡化的協同可以創新原有的範式。在工業(ye) 互聯網的實踐中,我們(men) 也觀察到很多的生產(chan) 方式由於(yu) 新技術的應用發生了大的變化,比如柔性化的製造和大規模的個(ge) 性化定製。”

在整個(ge) 的產(chan) 業(ye) 組織方向上,原有的組織是層級式的,現在則更加扁平化、動態化,更加高效,這也將影響到商業(ye) 模式。在商業(ye) 模式上,服務化的延伸,個(ge) 性化的製造等等對現有的商業(ye) 模式產(chan) 生了變革。同樣,數字化轉型也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一個(ge) 重要的手段。


工業(ye) 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


目前,中國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與(yu) 全球基本是同步的,當前全球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還處於(yu) 一個(ge) 形成期、起步期,這對於(yu) 我國來說應是一個(ge) 重要的機遇。“如何抓住這個(ge) 機遇至關(guan) 重要。”胡堅波如是說。

數字化轉型和工業(ye) 互聯網對於(yu) 高質量發展、提升產(chan) 品質量、降低工業(ye) 向東(dong) 南亞(ya) 外移的風險、降低成本,提升中小企業(ye) 特別是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通、中小企業(ye) 融入到整個(ge) 社會(hui) 大生產(chan) 中間都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工業(ye) 互聯網可以加速整個(ge) 工業(ye) 體(ti) 係的智能化升級,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和價(jia) 值鏈的拓展。工業(ye) 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ge) 路徑和方法論,其核心是數據驅動,加上行業(ye) 激勵與(yu) 支持的優(you) 化,從(cong) 底層的物理資產(chan) ,通過傳(chuan) 感、識別、數據管理,構建相關(guan) 的行業(ye) 模型和數據,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對原有的物理世界進行描述、診斷、預測和指導,形成數字孿生空間。同樣的,數字空間反向可以指揮原有的物理世界,對原有的數字模型進行相關(guan) 的反饋。

搭建平台,賦能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目前,我國在工業(ye) 互聯網方麵的實踐,和國外的情況對比既有相通點也有差異點。

相通點方麵,國內(nei) 外大企業(ye) 都重視從(cong) 自動化向智能化的升級,從(cong) 數據中間來挖掘價(jia) 值,進行商業(ye) 模式的創新。差異點方麵,由於(yu) 國家發展階段不一樣,我國有大量的2.0、3.0甚至1.0的企業(ye) 。胡堅波指出:“這些企業(ye) 需要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實現信息化補課,來實現信息化能力提升,通過雲(yun) 化、MES係統、ERP係統來實現能力的提升。”

此外,與(yu) 國外不同,我國還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實現要素大範圍的匹配和連接,通過製造能力的共享平台,或是某一行業(ye) 構建的能力共享平台,為(wei) 沒有市場但是有生產(chan) 能力的企業(ye) 提供獲得新市場的能力。通過平台企業(ye) 可以找到相關(guan) 的生產(chan) 人力進行生產(chan) ,或是中小企業(ye) 通過分享自己的生產(chan) 數據,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信貸資金。胡堅波表示:“這是我們(men) 中國比較有特色的,有更多創新的一些領域。”

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方麵,目前我國國家有600多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其中有100多家比較有影響力的平台。胡堅波強調說:“其中有三大類值得關(guan) 注。”

第一類,雙跨平台。目前我國有典型的15個(ge) 雙跨平台,雙跨平台成為(wei) 了數據、模型、算法的匯聚地,是一種公共的工具,往往跨產(chan) 業(ye) 、跨領域。

第二類,圍繞特定的行業(ye) 區域的特色平台。這些平台圍繞某一特定行業(ye) 的知識積累非常豐(feng) 富,把相關(guan) 工業(ye) 的機理、知識通過數字化方式進行沉澱。

第三類,聚焦某一專(zhuan) 業(ye) 方向,其中有很多新創公司,主要開展大數據的分析等。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的三個(ge) 方向


關(guan) 於(yu) 平台整個(ge) 商業(ye) 路徑的實現,胡堅波也將其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第一,基於(yu) 通用的IT賦能平台,為(wei) 高質量、高價(jia) 值的企業(ye) 進行服務,特別在製造運營優(you) 化平台方向和大企業(ye) 進行非常緊密的對接;第二,麵向中小企業(ye) 提供通用型的服務。其中包括金融服務、數據服務、物流服務,圍繞消費互聯網對接平台的服務。胡堅波表示:“但總體(ti) 而言,我國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國際平台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從(cong) 能力上來講,信通院從(cong) 8個(ge) 方麵對平台能力進行了評估。總體(ti) 來說,平台能力有待提升,通用PaaS、工業(ye) 大數據的能力和數據管理的能力較好,但在工業(ye) 數據管理,相關(guan) 的研發模型的構建方麵,數字孿生的知識能力,模型管理,人機交互,圖形知識能力偏弱。

胡堅波總結道:“總體(ti) 上,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還處於(yu) 發展的初期,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我認為(wei) 有三個(ge) 方麵需要重點去考慮。”

第一,如何進一步匯聚新用戶。可以把平台和領域、區域相結合,快速拓展客戶;

第二,如何把客戶留在平台上,關(guan) 鍵是解決(jue) 方案的提供,形成相關(guan) 的商業(ye) 模式;

第三,如何讓平台的能力能夠持續的增長。目前平台大部分還是在單打獨鬥,平台之間是否可以進行能力的分享和共享,共同成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胡堅波: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的三大方向——天拓分享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