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G+工業互聯網”①】5G+工業互聯網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天拓分享
發布日期:
2021-11-02

10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發展安全兩(liang) 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優(you) 勢,促進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you) 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十四五”規劃提出,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在重點行業(ye) 和區域建設若幹國際水準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5G+工業(ye) 互聯網”建設按下加速鍵,多種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遠程設備操控、現場輔助操作、產(chan) 品質量檢測等典型場景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多方走訪,觀察記錄“5G+工業(ye) 互聯網”在製造、鋼鐵、采礦等行業(ye) 的相關(guan) 應用,呈現新技術賦能產(chan) 業(ye) 轉型的蓬勃發展態勢。

通過工業(ye) 設備聯雲(yun) 上網,實現產(chan) 業(ye) 鏈智能協同,工業(ye) 互聯網已成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關(guan) 鍵力量。借助5G網絡的大寬帶、低延時等優(you) 勢確保海量數據高速傳(chuan) 輸,5G與(yu) 工業(ye) 互聯網的融合正在加速我國新型工業(ye) 化進程,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9年11月,工信部印發《“5G+工業(ye) 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兩(liang) 年來,《方案》推進情況如何,產(chan) 生哪些成效?推進“5G+工業(ye) 互聯網”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還應從(cong) 哪些方麵發力?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融合探索持續加速,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

以傳(chuan) 感器技術改造設備,通過5G物聯網實現數據與(yu) 雲(yun) 端的實時互聯,在聯想武漢數字化工廠主板生產(chan) 測試車間,隻需30分鍾便能實現產(chan) 品換線,測試效率大幅提升;通過把5G網絡引入電力互聯網,國網杭州蕭山供電公司采用變電機器人、輸電無人機等,對杭州亞(ya) 運會(hui) 主場館進行智能升級,保障各環節用電安全……近年來,“5G+工業(ye) 互聯網”的融合探索持續加速。


“目前全國‘5G+工業(ye) 互聯網’在建項目超1800個(ge) ,覆蓋20餘(yu) 個(ge) 國民經濟重點行業(ye) 和領域。”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5G+工業(ye) 互聯網”已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和5G發展進程中,產(chan) 業(ye) 熱情度最高、創新最活躍、成效最顯著的領域之一,這將有力助推實體(ti) 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場景應用不斷豐(feng) 富,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5G+工業(ye) 互聯網”在電子設備製造、裝備製造、鋼鐵、采礦、電力等行業(ye) 領先發展,已形成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ye) 、柔性生產(chan) 製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生產(chan) 現場監測等場景。

這些場景的拓展,究竟給工業(ye) 企業(ye) 帶來哪些變化? 

降本。遠程設備操控、無人智能巡檢等場景助力企業(ye) 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生產(chan) 。礦山領域利用5G實現無人礦卡駕駛和井下采掘,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平均每年節減相關(guan) 企業(ye) 成本約3000萬(wan) 元。 

提質。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檢測等場景提高產(chan) 品質量,保障良品率。鋼鐵領域部署5G+8K表麵檢測係統,改變現有抽檢模式並實現了產(chan) 品全量檢測,提高鋼材缺陷檢出率達90%以上,缺陷識別率達85%以上。 

增效。設備協同作業(ye) 、廠區智能物流、設備故障診斷等場景支撐企業(ye) 優(you) 化生產(chan) 流程、提高生產(chan) 效率。港口領域通過5G+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分析集裝箱理貨、物流最優(you) 路徑,平均可提升配載效率15—20倍。

產(chan) 業(ye) 集聚加速形成,各種創新實踐不斷湧現。在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均出台支持“5G+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政策,在紡織、金屬製品等近20個(ge) 領域開展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鋼鐵冶煉、電子設備製造等領域創建了8個(ge) “5G+工業(ye) 互聯網”示範園區。在京津冀地區,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等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形成了一批典型應用方案。在西部地區,企業(ye) 集中在煤炭開采和洗選領域進行創新,已成為(wei) 示範性較強的應用實踐。

融合應用初顯成效,產(chan) 業(ye) 支撐有待提升

目前,各類融合應用已初顯成效,但深入推進問題猶存。 


“5G主要是麵向行業(ye) 場景的技術,70%—80%將應用在車聯網、工業(ye) 互聯網領域。”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我國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國家之一,在技術、產(chan) 業(ye) 、應用上,特別是麵向工業(ye) 乃至實體(ti) 經濟的融合應用上,無先例可循、無經驗可鑒、無路徑可依,持續推進過程中,難免麵臨(lin) 新挑戰。

一方麵,技術開發能力不足,產(chan) 業(ye) 支撐有待提升。

“現階段麵向消費場景應用的5G公網,下行傳(chuan) 輸帶寬約為(wei) 上行帶寬的3倍。但是在工業(ye) 場景下,存在大量基於(yu) 機器視覺的5G應用,往往上行傳(chuan) 輸數據需求顯著高於(yu) 下行傳(chuan) 輸數據需求。”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目前,盡管少數企業(ye) 已有突破,開發了相應技術解決(jue) 方案,但尚未實現產(chan) 業(ye) 化。”

另一方麵,芯片模組產(chan) 業(ye) 分散、價(jia) 格較高製約推廣。

從(cong) 市場上看,“工業(ye) 領域需求多樣化、差異化,5G工業(ye) 終端、芯片、模組、網關(guan) 在性能、協議支持等方麵的要求更高。”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當前5G芯片模組等存在產(chan) 業(ye) 分散化、市場碎片化等特點,短期難以通過市場規模攤薄成本,導致價(jia) 格高昂,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5G工業(ye) 應用的規模推廣。

從(cong) 工業(ye) 企業(ye) 自身來看,盡管“5G+工業(ye) 互聯網”建設和應用在一些領域先行先試,但整體(ti) 推進還存在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提出,企業(ye) 對“5G+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場景、使用價(jia) 值及建設路徑缺乏係統認識。此外,企業(ye) 建設“5G+工業(ye) 互聯網”的資金、人才及技術要求門檻高,數字化基礎仍有待夯實。

“這些發展中的問題需要以發展來解決(jue)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看來,這是產(chan) 業(ye) 界共同麵臨(lin) 的挑戰,需要多管齊下、聯手解決(jue) 。

複製推廣成熟模式,推動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

如何做好5G和工業(ye) 互聯網這道加法題,加速釋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乘數效應?

——以成熟模式的複製推廣為(wei) 抓手,推動應用加速從(cong) 試點轉向普及。

《方案》提出,要打造一批“5G+工業(ye) 互聯網”內(nei) 網建設改造標杆、樣板工程。以采礦業(ye) 為(wei) 例,今年5月,工信部發布采礦行業(ye) “5G+工業(ye) 互聯網”典型案例集,為(wei) 進一步推進“5G+工業(ye) 互聯網”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發展提供了範例。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典型案例集發布後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山西、內(nei) 蒙古、山東(dong) 等多個(ge) 省份新上采礦類“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28個(ge) ,簽約金額約3.5億(yi) 元,並形成涵蓋十大典型應用場景的近100餘(yu) 款“5G+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為(wei) 采礦企業(ye) 提供“菜單式”“一站式”服務。

據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發布第二批“5G+工業(ye) 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重點行業(ye) 實踐,指導產(chan) 業(ye) 界加快規模化發展進程,為(wei) 更多企業(ye) 應用創新提供借鑒參考。指導各地結合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組織召開一係列現場會(hui) ,打造行業(ye) 示範標杆,推動應用從(cong) 試點向普及轉變。

——以創新模式的深化拓展為(wei) 關(guan) 鍵,推動產(chan) 業(ye) 生態發展壯大。

一方麵,開展工業(ye) 5G專(zhuan) 網試點,增強行業(ye) 網絡供給能力。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推動5G全連接工廠建設,推進信息技術網絡與(yu) 生產(chan) 控製網絡融合部署,打造3到5個(ge) 5G全連接工廠示範標杆,形成5G與(yu) 工業(ye) 深度融合解決(jue) 方案。

另一方麵,加快定製化、經濟型工業(ye) 5G芯片、模組、終端等產(chan) 品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進程。“通過增強企業(ye) 主體(ti) 能動性,推動產(chan) 業(ye) 各方協同創新,發布融合應用先導區發展建設指南,在全國範圍內(nei) 打造若幹個(ge) 示範先導區。”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產(chan) 業(ye) 各方加快推動“5G+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助力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


轉載工信微報文章 來源:人民日報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