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拓分享|董小英:CIO的戰略領導力(四)
發布日期:
2021-12-10

一、數字化轉型中領導者的新實踐智慧

領導力最重要的叫實踐智慧。在外部環境快速變化,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增加,可用於(yu) 決(jue) 策的信息量有限的情況下,企業(ye) 家的實踐智慧就變得非常重要。實踐智慧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場景,做出恰當決(jue) 策和采取行動的能力。實踐智慧是對認知、情感和倫(lun) 理的綜合考量。具體(ti) 呈現在思維的穩定性、深入細致的洞察與(yu) 預判、明晰的目的性、持續精進的能力、專(zhuan) 注當下的能力、對挫折與(yu) 成就的平衡能力。

實踐智慧在課堂上是學不會(hui) 的,它在極其有限信息的情況下的決(jue) 策,與(yu) 閱曆有關(guan) ,需要在實踐中用較長的時間積累經驗和隱性知識,經過長時間的學習(xi) 實踐、各種試錯、失敗和經曆,才能逐漸積累出來,在知識價(jia) 值鏈上,在數據、信息、知識之上就是閱曆。閱曆是實踐智慧的早期階段

閱曆有7個(ge) 特征,其中一個(ge) 特質是隻需要提供少量的信息,有閱曆的人就具有超強的解讀能力和洞察能力,這種人對新事物和弱信號的判斷力特別強;同時,他/她可以在複雜環境中,從(cong) 字裏行間和前因後果中解讀內(nei) 在原因。

實踐智慧是什麽(me) ?我最近在清華商業(ye) 評論上發了一篇文章,講數字化轉型中領導者的新實踐智慧,它指的是人們(men) 對自我認知及對他人有益的一種德性,是對自我真實能力狀態的客觀認知。

實踐智慧能做到總體(ti) 上有益。數字化轉型中既有風險,又有機遇,組織內(nei) 部的觀點會(hui) 很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各方麵做出妥協。當年華為(wei) 當年討論雲(yun) 計算是否需要發展,有700多個(ge) Fellow爭(zheng) 執不下,任正非說,隻要方向大致正確,幹就好了,不要追求99%的正確。當99%的人都同意時,機會(hui) 已經過去了。對數字化轉型的投入周期長,回報可能延遲,這時候需要有戰略眼光、戰略定力和戰略耐性,因此,實踐智慧需要超越短期的功利主義(yi) 的追求和機會(hui) 主義(yi) 行為(wei) 。

知識管理領域著名的野中鬱次郎先生總結了日本企業(ye) 家的6個(ge) 實踐智慧,我在清華管理評論的文章中有詳細闡述。他講了企業(ye) 應對內(nei) 部挑戰的領導力,如有更高的視野、判斷善良、關(guan) 注細節、善於(yu) 創建交流溝通的場、用隱喻來傳(chuan) 遞思想等等。

實踐智慧的三個(ge) 維度包括倫(lun) 理、認知、情感。

倫(lun) 理就是良知,是行為(wei) 的準則與(yu) 紅線,不管職業(ye) 發展到什麽(me) 程度,平安落地才是福。

認知是指在不確定性中做出理性決(jue) 策,技術的領域現在是不確定性最高的,一是技術不確定性,二是技術和業(ye) 務的結合不確定性,三是技術的投資回報不確定性。

情感維度包括審慎和共情。審慎是在做決(jue) 策和選擇時對風險有敏感的意識,不會(hui) 讓企業(ye) 風險走到失控地步,現在看到一些過度擴張的企業(ye) 出現問題,是在審慎上出了問題。共情展現在成就他人和構建關(guan) 係上,這在中國企業(ye) 中非常重要,學計算機的人長期與(yu) 電腦打交道,不擅長與(yu) 人交流,但是CIO不行,CIO必須要關(guan) 注高層領導的戰略意圖、關(guan) 注業(ye) 務發展的痛點、關(guan) 注老員工在組織變革中的痛苦,需要和他們(men) 有共情的能力才能把數字化做好。

在實踐智慧中,認知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認知的穩定性首先來源於(yu) 情緒的穩定,思維才能穩定。通常人們(men) 說錯話做錯事,是在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導致的思維不穩。二是要有深入細致的洞察,要關(guan) 注細節,而且要和一線最了解情況的人交流,還要有明晰的目的性,持續精進的能力,百折不撓。

猶太人為(wei) 什麽(me) 出那麽(me) 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學者,除了該民族對知識價(jia) 值、精神世界和想象力的重視,其中一個(ge) 原因是他們(men) 到歐洲以後,歐洲不納入他們(men) 為(wei) 主流社會(hui) ,他們(men) 沒有那麽(me) 多社交生活,寂寞成為(wei) 專(zhuan) 注思考和知識表達的重要方式。當你遊走在各類飯局之間,手機又將信息碎片化,人們(men) 的認知是難以專(zhuan) 注和深入的。

新實踐智慧注重知和行。王陽明講知行合一,知深度洞察,深思熟慮,善於(yu) 捕捉良機。領導人的戰略思維引領組織方向,不僅(jin) 要對事物變化、技術變化有深度了解,還得看合作夥(huo) 伴競爭(zheng) 對手在做什麽(me) ,跨行業(ye) 在做什麽(me) 。當對外部有了深度的洞察,你的認知越穩定,你對弱信號的把握就越強,技術變化的趨勢感知力就越強,你在思考的時候要平衡內(nei) 外關(guan) 係,探求明智德性,理性思考戰略選擇與(yu) 實踐行為(wei) 之間的內(nei) 在關(guan) 係。

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智慧。我把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智慧總結為(wei) 四個(ge) 維度:第一是審時度勢,前瞻預判,先了解變化。第二是把握時機,決(jue) 定什麽(me) 時候怎麽(me) 做。第三是采取行動,推進組織變革。第四是在取得結果上,成人成己。將來我會(hui) 把這四個(ge) 維度細化到行為(wei) 指標,這樣大家就更容易去參考。

中國人認為(wei) ,實踐智慧非常重要是審時度勢

“審時”,是對時間窗口和空間窗口的把握。時間窗口什麽(me) 時候做?空間窗口從(cong) 哪個(ge) 場景切入?數字化轉型有個(ge) 特點,是場景切入,但是每個(ge) 人每個(ge) 部門都有自己的場景,而且都有很多場景痛點,但是先從(cong) 哪個(ge) 場景切入,是容易的還是難的?是上麵關(guan) 注還是下麵關(guan) 注的?這裏麵就是大學問。

當大家都不信任的時候,你最好選擇一個(ge) 相對容易的數字化項目,讓所有人都感覺到它收益大,這需要結果導向,這是需要情商的,需要考察,做事第一要確保一定要成功,第二要讓大家能感知到它的價(jia) 值。

例如廣聯達做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第一個(ge) 項目是智能頭盔,現場管理最大的問題是工人不知道藏哪兒(er) 抽煙去了,容易釀造火災,用智能頭盔一是可以放量,二是這是老板最煩心的事,這個(ge) 問題一解決(jue) ,起碼安全隱患就消失了。

“度勢”,其中“度”是一種平衡,既觀察外部又考慮內(nei) 部,既觀察投入又觀察產(chan) 出,是一種綜合考量;“勢”是一個(ge) 發展趨勢,既要考慮外部和內(nei) 部,當下和未來,行業(ye) 和企業(ye) ,人和技術,成功和風險,這個(ge) 環節很重要。

現在有些企業(ye) 最大困難是不知道從(cong) 何下手。美的當時方洪波接班以後,第一件事九大事業(ye) 部年終匯總,財務數據沒法整合,這是很大的痛點。於(yu) 是上了“632”項目,全部重來。請了外部谘詢專(zhuan) 家,確保數據可以互通。先從(cong) 一個(ge) 事業(ye) 部做起,做出一個(ge) 標準化模仿和方法論,再在其他八個(ge) 事業(ye) 部推廣。

二、企業(ye) 在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障礙

一是來自戰略層的障礙。有些企業(ye) 老總不了解數字化轉型,也不太支持,CIO要觀察他在思考些什麽(me) ,用他聽得懂的話去跟他溝通,千萬(wan) 不要用技術語言跟他溝通。

CIO在本質上是個(ge) 翻譯官,需要麵對不同對象,將技術語言轉換成戰略、業(ye) 務甚至日程語言以確保溝通順暢,如果我們(men) 將的東(dong) 西聽眾(zhong) 聽不懂,數字化是很難推進下去的。原來我做聯想案例的時候,聯想CIO是把技術翻譯成戰略語言跟董事長溝通,再把董事長的訴求翻譯成技術語言跟谘詢公司溝通,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

二是來自組織層的障礙。現在大家都生存不易,業(ye) 績壓力很大,投入很有限,有些部門比較強勢,可能總是要把一把手拉到自己身邊。

三是來自資源層的障礙。CIO以前在年終預算的時候都不是最強勢的,都屬於(yu) 花錢單位,而營銷部門是很強勢的,又能說會(hui) 道。CIO怎麽(me) 在爭(zheng) 取資源方麵,包括人才資源、財務資源,讓高層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需要鬥誌又鬥勇,要有一定的政治技巧。

四是來自平台治理的障礙。數字化到一定程度是要搭建平台的,但現在還有很多問題。很多中小企業(ye) 叫苦不迭,最大的苦悶是大企業(ye) 拖延賬款,欺詐客戶。將來工業(ye) 互聯網要形成大企業(ye) 平台,首先平台企業(ye) 學會(hui) 要善待中小企業(ye) ,地位平等,整個(ge) 平台才轉得快,中小企業(ye) 才更能專(zhuan) 注發揮技術專(zhuan) 長。大企業(ye) 首先成就別人,才能成就平台,進而成就自己,所以整個(ge) 合作和治理的模式必須發揮徹底的改變,這個(ge) 平台才能搭建起來。

總之,數字化是用有限的資源做重要並困難的事。對CIO來說,好處是從(cong) 技術的發展趨勢總能看到未來的希望,所以說CIO是一個(ge) 樂(le) 觀主義(yi) 者,是一個(ge) 積極行動主義(yi) 者。但是在數字經濟時代,CIO肩負使命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大。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