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發布日期:
2022-01-07

2021年中國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動向

我們(men) 對過去4年中國企業(ye) 數字化情況進行了調研,期望尋找2021年的發展有哪些新變化。我們(men) 發現企業(ye) 通過數字化解決(jue) 內(nei) 部問題仍然是目前數字化轉型中的重點內(nei) 容,同時發現企業(ye) 在追求未來發展機會(hui) 、拓展企業(ye) 業(ye) 務邊界,提升行業(ye) 影響力方麵投入加大。

數字化主要給企業(ye) 帶來四個(ge) 方麵的變化,第一是企業(ye) 內(nei) 部降本增效,第二是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第三是增加企業(ye) 的銷售收入,第四是擴大行業(ye) 的影響力、追求未來發展空間。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2021年的數據表明,企業(ye) 在第四個(ge) 維度的投入有所增加。企業(ye) 數字化投資既解決(jue) 當下的生存問題,又解決(jue) 未來的發展問題,是一個(ge) 戰略性的投資。對於(yu) 大型企業(ye) 來說數字化投資還在增加,而對於(yu) 中小企業(ye) 來說,數字化投入在100萬(wan) 到500萬(wan) 左右,近4年比較穩定。

通過調研企業(ye) 數字化投資的具體(ti) 內(nei) 容,可以判定該企業(ye) 的數字化發展階段。目前企業(ye) 投資最多的領域是管理信息係統,其次是大數據分析挖掘和雲(yun) 計算、平台建設、信息係統建設,說明很多企業(ye) 還在練信息化的基本功。同時發現大企業(ye) 或者領先企業(ye) 在大數據、雲(yun) 計算的投入更多。

通過調研企業(ye) 對所處數字化階段的自我定位,發現2021年中認為(wei) 自己是“快速追隨者”的比例進一步增加,對數字化“采取觀望態度”的企業(ye) 大幅減少,較少的企業(ye) 認為(wei) 自己處於(yu) “領先者”地位。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通過企業(ye) 對數字化技術的重點應用,可以判定企業(ye) 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成熟度以及發展階段。研究數據發現,管理信息係統仍然是企業(ye) 目前數字化投資最多的領域,其次是大數據分析與(yu) 挖掘、雲(yun) 計算以及開發平台和信息係統的建設。

可以看出,現在很多企業(ye) 還在練信息化的基本功。從(cong) 企業(ye) 類型和規模方麵進行相關(guan) 分析發現,大企業(ye) 和領先企業(ye) 在大數據、雲(yun) 計算方麵的投入更多。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通過連續4年的對標調研和既往案例研究,我們(men) 梳理出企業(ye) 數字化的發展路徑,特別對於(yu) 傳(chuan) 統企業(ye) ,基本上分4步走。

第一步是建設信息係統。通過管理係統的建設,做到係統互聯數據互通,打好數據標準化的基礎。

第二步是將業(ye) 務體(ti) 係與(yu) 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包括企業(ye) 的製造體(ti) 係、服務體(ti) 係、專(zhuan) 業(ye) 領域特有的體(ti) 係,需要和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做到公司業(ye) 務與(yu) 信息化成為(wei) 數字孿生的地步,把它們(men) 打造為(wei) 一體(ti) 。

第三步是將企業(ye) 的數字化能力輻射到上下遊供應鏈。做到供應鏈端到端的透明化、可視化,使企業(ye) 對整個(ge) 供應鏈有更深入的把控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小生態。

第四步是將數字化能力輻射到更廣闊的生態空間。既包括和企業(ye) 緊耦合、具有合作關(guan) 係的企業(ye) ,也可以通過數字化產(chan) 品的形式輻射到業(ye) 務夥(huo) 伴之外的空間。企業(ye) 需要從(cong) 內(nei) 部進行整合和協同,例如大數據、數據中台的建設、數據的整合,這是一個(ge) 對實體(ti) 資產(chan) 進行管理盤點和有效配置的過程。在更大的發展空間中,企業(ye) 還能和外部進行有效的協調與(yu) 整合。

在企業(ye) 內(nei) 部整合和協同的過程中,數據中台的建設,異構數據的整合在某種情況下是對實體(ti) 資產(chan) 的管理盤點以及有效配置的過程。如果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互聯網和工業(ye) 互聯網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實際上能夠做到和外部的有效整合與(yu) 協同。

在這樣一個(ge) 生態模式下,需要探索數字經濟給企業(ye) 帶來哪些結構性的、根本性的改變?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數字化和信息化的不同主要體(ti) 現在三個(ge) 層麵。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第一個(ge) 層麵是數字產(chan) 品。包括可穿戴設備,也包括工業(ye) 物聯網中傳(chuan) 統的機床等資產(chan) 被數字化後的產(chan) 品,更包括企業(ye) 在生產(chan) 的智能化裝備和智能化設備、具有數據采集和通訊協議的產(chan) 品。

傳(chuan) 統企業(ye) 的服務邊界是在物理空間可達的範圍內(nei) ,區域性比較強,要想對外擴張很難做到連接,但是數字產(chan) 品可以和能夠發生數字化連接的對象進行跨時空的連接,企業(ye) 邊界得到拓展,所以,在企業(ye) 的物理邊界交通限製之外能夠觸達到的連接點,就是企業(ye) 的第二增長空間。

第二個(ge) 層麵是數字平台。未來,企業(ye) 的工廠、車間、部門、服務被技術打造數字孿生之後會(hui) 形成模塊化,通過API接口可以和平台進行及時的連接。

當市場環境發生快速劇烈不確定變化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快速及時的組合資源,甚至組織的部門、業(ye) 務單元都變成一個(ge) 可即插即用的模塊,使得整個(ge) 供應鏈具有巨大的生存韌性。當平台企業(ye) 具有整合資源的能力的時候,可以配置非常多專(zhuan) 業(ye) 化的資源,整個(ge) 供應鏈和生態可以根據組合的方式進行更大範圍內(nei) 的資源組合。

第三個(ge) 層麵是數字基礎設施。調研發現,很多大企業(ye) 都有拖欠中小企業(ye) 的應收賬款的問題,給中小企業(ye) 帶來非常大的生存壓力,未來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在製度上做創新,由第三方金融機構給中小企業(ye) 付款。這樣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現代企業(ye) 結構就會(hui) 成為(wei) 一種高度靈活的、敏捷的、韌性的組織體(ti) 係,而這些數字產(chan) 品和平台可以在基礎設施環境下快速的組合疊加重構,這三個(ge) 要素是一個(ge) 交互的過程。

數字經濟需要構建新競爭(zheng) 優(you) 勢

在企業(ye) 進行數字化和數字生態構建的過程中,主要有三個(ge) 層麵的結構性改變。

第一個(ge) 層麵,企業(ye) 突破物理邊界進行跨時空的鏈接。傳(chuan) 統企業(ye) 服務的邊界是物理空間可達的範圍極限,區域性較強,想對外擴張是很難與(yu) 客戶連接的。但是數字化產(chan) 品可以使能發生數字化連接的對象進行跨時空連接。現在很多企業(ye) 在尋求第二增長空間,在物理區域之外,尋找能夠觸達的連接點。

第二個(ge) 層麵,數字企業(ye) 業(ye) 務模塊化平台化提升整合效率。將來企業(ye) 的工廠、車間、部門、服務等被技術打造數字孿生後會(hui) 模塊化,通過API接口和平台進行即時連接。這樣的好處是當市場環境發生劇烈不確定的變化時,企業(ye) 能即時組合所需部門和業(ye) 務單元,使供應鏈具有巨大的生存韌性。

第三個(ge) 層麵,數字產(chan) 品、平台與(yu) 基礎設施交互形成係統化敏捷。未來中小企業(ye) 能更專(zhuan) 注的發展高專(zhuan) 特精技術,資源組合由整個(ge) 供應鏈和生態進行組織和配置。中國整個(ge) 經濟結構會(hui) 成為(wei) 一種高度靈活、敏捷、有韌性的組織體(ti) 係。

從(cong) 理論研究角度看,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也有所變化。傳(chuan) 統企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包括差異化和低成本,是基於(yu) 傳(chuan) 統工業(ye) 經濟的經營優(you) 勢,相對靜態。

在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中,企業(ye) 需要依靠新型競爭(zheng) 優(you) 勢,一是動態性,需要能夠應對高度波動的市場,二是係統化,要求所有要素具有高效組合能力。三是通過操縱性資源(如人工智能)加速實體(ti) 經濟的運行和重組效率。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主要困難是人才

我在對138家央企、112位CIO進行調研,發現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中的困難主要有三個(ge) 。

第一,數字化戰略方麵。主要針對企業(ye) 高層,在對外部的預判下,判斷是否要做一件事、什麽(me) 時候做、投入多少資金、結果是什麽(me) ,並且內(nei) 部最高領導層在達成共識上也遇到不少困難。

第二,數字化人才方麵。數字換轉型最大的困難在人上麵,包括高層領導者如何形成共同願景、怎麽(me) 驅動中層來領導和推動數字化、解決(jue) 基層老員工不接受數字化轉型等等。

第三,數字化方法方麵。主要是將數字化轉型和組織規劃、能力、架構和變革能力結合在一起,提出轉型路線圖。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首席數字官的核心職責

全球對數字化人才的競爭(zheng) 愈演愈烈,數字化的關(guan) 鍵是專(zhuan) 業(ye) 人才。基於(yu) 這樣的背景我們(men) 對數字化轉型如何打造人才鐵三角、首席數字官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人才鐵三角要求人才能適應企業(ye) 數字化的演進過程,具備一定的視野、能力和資源來持續推動企業(ye) 的數字化進程。數字化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專(zhuan) 業(ye) 的人才來推動。企業(ye) 最缺乏的數字人才,包括領導者、數字化經理、推動數字化落地的人,特別是既懂企業(ye) 所在專(zhuan) 業(ye) 、又懂數字化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企業(ye) 中CIO崗位指的是首席信息官,CDO1指的是首席數字官,CDO2指的是首席數據官,他們(men) 的職責是不一樣的。

未來首席數字官的定位非常重要,因為(wei) 企業(ye) 數據資產(chan) 的規模會(hui) 不斷擴大,所有資產(chan) 都在其框架中。而首席數字官統領組織的變化,需要關(guan) 注外部環境,也要考慮數字化進程中企業(ye) 的方向。現在很多首席信息官已經承擔了首席數字官的角色,例如技術和業(ye) 務如何深度融合。

參照國內(nei) 外研究,我提出一個(ge) 模型來分析首席數字官、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數據官的主要差異。

各個(ge) 企業(ye) 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決(jue) 定是否需要設立首席數字官,設立該崗位的主要原因是下麵幾個(ge) :一是戰略壓力與(yu) 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二是資產(chan) 壓力與(yu) 外部競爭(zheng) 模式的變化;三是競爭(zheng) 壓力與(yu) 既有商業(ye) 模式的弱化;四是變革壓力與(yu) 企業(ye) 內(nei) 部的抵觸情緒;五是集成壓力與(yu) 協同複雜性;六是成本壓力與(yu) 數字化能力複用要求。

目前的CIO也需要注重能力的升級,跳出以技術為(wei) 核心的視角,轉向組織業(ye) 務和戰略,要求不僅(jin) 會(hui) 講技術的語言,還會(hui) 講戰略和業(ye) 務的語言,並善於(yu) 和其他人打交道。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經過調研發現,首席數字官需要具有三方麵的核心能力:一是眼光和願景,二是對環境變化的敏銳度,三是能夠充分理解技術的價(jia) 值。

目前許多CIO困惑如何證明自己的價(jia) 值和數字技術的意義(yi) ,需要發展多維度的指標體(ti) 係,財務指標是其中之一,同時在方法論上小步快跑,不斷迭代更新,用數據證明數字技術的價(jia) 值。

董小英:2021年數字化轉型四年對標及首席數字官調研【演講實錄】

目前我們(men) 數據調研發現,數字化轉型人才缺乏是各類企業(ye) 中都麵臨(lin) 的主要困難,迫切需要培養(yang) 和使用數字化轉型專(zhuan) 業(ye) 人才。

人才鐵三角由首席數字官、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數據官構成。首席數字官負責組織轉型、內(nei) 外協同和業(ye) 務創新,首席信息官負責業(ye) 務技術融合,首席數據官負責數據資產(chan) 管理。

目前國內(nei) 外設置首席數字官的主要是世界500強或超大型集團企業(ye) ,這些企業(ye) 事業(ye) 部業(ye) 務品類多、組織結構複雜、外部供應鏈和生態夥(huo) 伴眾(zhong) 多,在數字化中需要采取協同行動,同時,數字化轉型鏈條長、場景多,如何從(cong) 投資回報、業(ye) 務增長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視角,找到數字化轉型的優(you) 先度和切入點,都需要首席數字官擔當重任。 

數字經濟給企業(ye) 帶來很強的發展動力,未來企業(ye) 動態性和係統性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將會(hui) 形成一種無形力量,競爭(zheng) 對手短時間內(nei) 無法理解和模仿,這是企業(ye) 的製勝法寶。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