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兩會 | “專精特新”企業如何做好榜樣
發布日期:
2022-03-11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這為(wei) 培育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指明了方向。

從(cong) 創新中找出路想辦法

目前,我國已培育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4762家,帶動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4萬(wan) 多家,入庫企業(ye) 11.7萬(wan) 家。今年,國家層麵擬新培育3000家左右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帶動各省份擴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規模。

天拓四方作為(wei) 2021年度第二批北京市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認定企業(ye) ,充分發揮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的示範作用,用心做好產(chan) 品、堅守技術創新,通過專(zhuan) 業(ye) 的數字化工廠和工業(ye) 互聯網技術能力,打造能夠為(wei) 客戶創造真正價(jia) 值的產(chan) 品和服務,更好地賦能政府、企業(ye) 、教育實現數字化轉型。


關(guan) 注兩(liang) 會(hui)  |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如何做好榜樣

關(guan) 注兩(liang) 會(hui)  |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如何做好榜樣

“中小企業(ye) 要真正成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在發展目標上,要以成為(wei) 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jun) ’‘配套專(zhuan) 家’為(wei) 目標,專(zhuan) 注並深耕產(chan) 業(ye) 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chan) 品;在發展路徑上,要發揮中小企業(ye) 優(you) 勢,進一步強化創新。”全國政協委員、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認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靈魂是創新,無論身處什麽(me) 環境、麵對什麽(me) 發展形勢,都要始終堅持從(cong) 創新找出路、想辦法、謀發展。從(cong) 發展結果看,要實現從(cong) 相對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走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強品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ou) 、人優(you) 我特。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浦東(dong) 新區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李國華認為(wei) ,中小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轉型關(guan) 鍵在於(yu) 做好科技研發。他建議,政府要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平台、資源、資金和政策保障,用創新集群為(wei) 企業(ye) 服務。引更多創新資源向企業(ye) 聚集。

在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來,為(wei) 進一步引導廣大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要從(cong) 教育和獎勵兩(liang) 方麵著手,讓廣大中小企業(ye) 認識到“專(zhuan) 精特新”重要性。例如,政府可以從(cong) 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麵向中小企業(ye) 宣傳(chuan) “專(zhuan) 精特新”優(you) 勢所在。同時,設立專(zhuan) 項扶持基金,並配套相應考核機製,為(wei) 達標企業(ye) 提供加成獎勵。

人才對於(yu) 企業(ye) 創新發展至關(guan) 重要,李國華委員說,企業(ye) 引進人才要有全方位思考,在股權、薪酬、職業(ye) 規劃、研發氛圍等方麵提供寬容的環境。

“要有針對性地為(wei) 中小企業(ye) 解決(jue) 人、財、物等方麵的資源短板。例如,探索地方及區域間轉型人才流動,為(wei) 基礎薄弱地區及企業(ye) 補充人才力量。”朱永新委員說。

加快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繁榮,數字化轉型也是推動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道路的有效方式。

“加快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既是順應數實融合發展趨勢的必要之舉(ju) ,也是實現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朱永新委員建議,鼓勵更多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機構以實用技術為(wei) 基礎,分階段、分場景為(wei) 中小企業(ye) 設計出成本低廉且容易上手的“工具箱”,讓中小企業(ye) 根據成本收益選擇適合自身發展情況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此外,政府有關(guan) 部門也應加強針對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規劃製定和可行性研究,牽頭製定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標準,發布轉型標杆案例。

“數字化轉型有利於(yu) 中小企業(ye)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速轉型升級,可以有效增強企業(ye) 的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表示,盡管大部分中小企業(ye) 已經意識到數字化升級的重要性,但因自身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轉型程度遠遠低於(yu) 大企業(ye) 。為(wei) 此,他建議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友好、可信的計算、網絡和存儲(chu) 能力。

“采購是中小企業(ye) 運用數字化技術和服務最多的領域。”賀強委員建議,製定相應補貼政策,聯動數字化采購平台,為(wei) 中小企業(ye) 發放電子采購券,在緩解中小企業(ye) 壓力的同時,推動中小企業(ye) 在采購領域率先推進數字化轉型。培育和發展一批服務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采購平台,並提供數字化經營的分析工具,鼓勵中小企業(ye) 利用采購數據進行生產(chan) 經營決(jue) 策,降本增效。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中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關(guan) 注的方向。“中小企業(ye) 在數字安全方麵投入較少,而市場上的安全產(chan) 品和服務多以大型客戶為(wei) 主,專(zhuan) 業(ye) 性門檻高,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不會(hui) 用、沒人用的困境。”

周鴻禕委員建議,政府部門、大型企業(ye) 及關(guan) 鍵基礎設施在采購政策中,應明確對供應鏈裏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安全能力要求,在采購中小企業(ye) 數字化產(chan) 品時,以能力為(wei) 導向進行數字安全評估,夯實供應鏈安全底座;鼓勵大企業(ye) 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數字安全服務和產(chan) 品,為(wei) 中小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數字化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