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提速,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ti) 係初具規模,應用不斷融合拓展。工信部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已經達到55.3%,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到74.7%,開展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型製造的企業(ye) 比例分別達到38.8%和29.6%。這些數字展示著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的初步成效,彰顯著工業(ye) 互聯網作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引擎的十足動力。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關(guan) 鍵期,開始向更多行業(ye) 滲透,賦能不同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成效初顯,支撐實體(ti) 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正成為(wei) 促進行業(ye) 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動力引擎。工業(ye) 互聯網帶動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的作用顯現。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已經達到55.3%;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到74.7%;開展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型製造的企業(ye) 比例分別達到38.8%和29.6%。工業(ye) 互聯網正與(yu) 製造、能源、交通、建築、農(nong) 業(ye) 等行業(ye) 進行深度融合,推動實體(ti) 經濟蓬勃發展,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通發展。《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白皮書(shu) (2021年)》顯示,2020年工業(ye) 互聯網帶動第一產(chan) 業(ye) 、第二產(chan) 業(ye) 、第三產(chan) 業(ye) 的增加值規模分別為(wei) 0.056萬(wan) 億(yi) 元、1.817萬(wan) 億(yi) 元、1.697萬(wan) 億(yi) 元,帶動增加值規模超過千億(yi) 元的行業(ye) 已達到9個(ge) 。
天拓四方以十九年工業(ye) 基因及行業(ye) 沉澱為(wei) 基礎,麵向工業(ye) 企業(ye) 提供數字化工廠規劃谘詢、集成設計、實施運維等一站式落地服務,並依托自主研發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助力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全麵數字化轉型。以對中國工業(ye) 發展進程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將自主研發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世界級智能製造技術及解決(jue) 方案與(yu) 我國工業(ye) 發展實際相結合,形成了行業(ye) 領先的智能製造整體(ti) 服務能力,並自主研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數網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及係列化邊緣計算、數據采集、網絡、通訊、電氣配套等軟硬件產(chan) 品。
“十四五”期間,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從(cong) 探索起步階段進入產(chan) 業(ye) 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開啟發展新征程。夯實網絡基礎,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ye) 互聯網,強化安全技術能力建設,提升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障水平。推進工業(ye) 互聯網網絡互聯互通工程,推動IT與(yu) OT網絡深度融合。實施標識解析增強行動,推進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增強工程。實施平台體(ti) 係壯大行動,推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廣工程,培育綜合型、特色型、專(zhuan) 業(ye) 型平台。實施安全保障強化行動,推進工業(ye) 互聯網安全綜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