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產(chan) 學研用高效聯動推進機製難以構建
工業(ye) 軟件離不開工藝技術、仿真算法模型的基礎性研究,這些都是製造企業(ye) 和純軟件企業(ye) 獨自所能完成的。目前,我國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和基礎研究存在極為(wei) 嚴(yan) 重的脫節情況,造成了極大的研究資源浪費。例如,產(chan) 業(ye) 端對部分技術工藝、算法模型等基礎研究攻關(guan) 需求十分緊迫,但高校等科研機構個(ge) 別研究人員已有很好研究積澱,因產(chan) 研信息不對稱,找不到產(chan) 業(ye) 化途徑,被束之高閣;企業(ye) 端部分技術工藝、算法模型等基礎研究攻關(guan) 已經有很大突破,但高校等研究機構還存在大量研究人員在重複研究,甚至研究出的成果跟企業(ye) 已經應用的技術還存在較大的代際差。另外,“高校教授願意參加企業(ye) 實踐、企業(ye) 研發人員能回高校講台”,國外這種研究機構和企業(ye) 之間人才自由流動機製,使得國外產(chan) 業(ye) 研究和基礎研究能夠深度協同起來。尤其是工業(ye) 軟件的開發,不是簡單的技術攻關(guan) 能完成,需要基礎研究、工程實踐、應用體(ti) 驗三方麵的經驗積累。
靠市場自主推進培育機製失靈,缺乏有效的組合拳政策實現培育突圍
在市場占率有、用戶認可度、企業(ye) 研發投入、軟件自身易用性,以及企業(ye) 發展時間,國內(nei) 各領域工業(ye) 軟件都無法跟國外企業(ye) 相比,尤其在設計仿真類的工業(ye) 軟件,國外企業(ye) 已經牢牢把握市場控製權,再加上技術工藝積澱、工程實踐迭代完善、產(chan) 學研高效協同在工業(ye) 軟件研發中發揮作用遠遠超過商業(ye) 模式,寄希望於(yu) 單獨通過商業(ye) 模式創新、市場自由競爭(zheng) 等機製,實現我國工業(ye) 軟件突破發展,難度可謂極大。從(cong) 市場的角度來講,如果缺乏國家產(chan) 業(ye) 、財政、金融、稅收等領域政策組合發力,單純寄希望於(yu) 社會(hui) 資金來支持國內(nei) 工業(ye) 軟件發展,市場信心和動力都顯得嚴(yan) 重不足。
發揮製度優(you) 勢,創新推進方式。發揮產(chan) 業(ye) 、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組合拳,引導社會(hui) 資金積極投資工業(ye) 軟件領域,大力扶持本土工業(ye) 軟件企業(ye) 發展,推進中小型工業(ye) 軟件企業(ye) 重組兼並,推進大型工業(ye) 軟件企業(ye) 強強聯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要求,發揮好政府采購牽引作用,鼓勵國有企業(ye) 和財政支持項目優(you) 先采購境內(nei) 企業(ye) 開發培育的工業(ye) 軟件。強化央企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競爭(zheng) 危機意識、國家責任意識、戰略布局意識、係統創新意識,引導其結合本行業(ye) 實踐,聯合行業(ye) 技術優(you) 勢企業(ye) 、協會(hui) 聯盟和投資機構合資成立行業(ye) 工業(ye) 軟件公司,大力發展和培育本行業(ye) 工業(ye) 軟件,助力解決(jue) 行業(ye) “卡脖子”關(guan) 鍵問題。
強化研用聯動,推進工程迭代。工業(ye) 軟件的發展不是簡單攻克某項或某幾項技術就行,其發展是一個(ge) 功能持續豐(feng) 富和工程應用修正迭代的動態持續過程,研用聯動和工程實踐應用至關(guan) 重要。結合工業(ye) 互聯網等應用推廣,大力推進國產(chan) 工業(ye) 軟件培育和應用,優(you) 先推進在國防、航空航天、重大裝備製造等涉及國家安全的重點行業(ye) 試點應用,並建立應用反饋機製,持續推進迭代升級。完善國產(chan) 工業(ye) 軟件培訓教材,推進國產(chan) 工業(ye) 軟件在學校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中的應用,提升工業(ye) 軟件用戶黏性。
強化基礎研究,加強人才培養(yang) 。工業(ye) 軟件是數字時代基礎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應用有效結合的重要表現,發展工業(ye) 軟件離不開基礎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人才培養(yang) 。全麵加強固體(ti) 力學、流體(ti) 力學、熱學、電磁學相關(guan) 基礎學科研究,深化聲場、磁場、場碰撞、模態、靜力、疲勞等工程應用研究,強化結構、振動、熱、流體(ti) 、電磁場、電路、係統、芯片等多域多物理場機器耦合仿真研究。全麵加強數學、物理、化學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ang) ,打通基礎科學培養(yang) 和企業(ye) 工程實踐通道,推進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和企業(ye) 高級技術人才輪崗,提升基礎科學研究人才數字化、軟件化、係統化、工程化思維。
推進開放創新,打造產(chan) 業(ye) 生態。工業(ye) 軟件本質上是工業(ye) 技術工藝軟件化封裝,其研發絕非普通軟件公司所能完成,需要打造利益共同體(ti) ,集聚各方資源,協同推進攻關(guan) 突破。建立行業(ye) 工業(ye) 軟件創新聯合體(ti) ,鼓勵行業(ye) 內(nei) 重點製造企業(ye) 以戰略投資模式,聯合投資成立獨立的工業(ye) 軟件公司,協同推進本行業(ye) 工業(ye) 軟件培育、試點應用和工程迭代。積極吸納高校和科技機構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及時吸納相關(guan) 模型和算法等的最新研究成果,推進試點應用,並逐步完善提升。成立工業(ye) 軟件推進聯盟,集聚投融資、基礎研究、軟件研發、軟件應用等產(chan) 業(ye) 各方,構建利益共贏機製,協同推進工業(ye) 軟件發展。
加大扶持力度,推進優(you) 先發展。要從(cong) 戰略高度審視工業(ye) 軟件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製定工業(ye) 軟件發展國家戰略,從(cong) 基礎研究、人才培養(yang) 、產(chan) 學研合作、企業(ye) 培育、金融支持、稅收優(you) 惠等方麵係統性布局工業(ye) 軟件發展。加大工業(ye) 軟件發展資金扶持力度,強化部門政策協同扶持,優(you) 先支持企業(ye) 上市融資,加大信貸供給力度,支持工業(ye) 軟件企業(ye) 持續獲得發展資金。通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降低工業(ye) 軟件企業(ye) 增值稅和企業(ye) 所得稅上繳比例等方式,大力扶持工業(ye) 軟件企業(ye) 發展。
工業(ye) 軟件關(guan) 係到國家製造業(ye) 的安全發展,更是國家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體(ti) 現,培育工業(ye) 軟件是一國製造業(ye) 邁向全球製造產(chan) 業(ye) 鏈高端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正在推動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培育壯大工業(ye) 軟件是製造強國前進道路必須逾越的路坎。
(來源: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