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拓分享 | 工業互聯網照亮製造業未來之路
發布日期:
2022-06-13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無人工廠從(cong) 無到有逐漸增多。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來自22個(ge) 行業(ye) 的103家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WEF)評定為(wei) “燈塔工廠”,這些工廠代表著全球智能製造的最高水平。其中有37家位於(yu) 我國,占比超過1/3,總數位居世界第一。支撐這些無人工廠的幕後英雄,是工業(ye) 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以說,無人工廠是工業(ye) 互聯網落地的“樣板間”。

工業(ye) 互聯網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倍增器”。作為(wei)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的關(guan) 鍵基礎設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蹄疾步穩,從(cong) 概念普及到行業(ye) 深耕,通過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全價(jia) 值鏈的高效連接,為(wei) 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供實現途徑。產(chan) 業(ye) 規模也逐年遞增,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規模已邁過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

2017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guan) 於(yu) 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ye) ”發展工業(ye) 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這份綱領性文件猶如一場“春雨”,為(wei)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指明了方向。隨後,工信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印發了《工業(ye) 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了三年起步階段重點任務,為(wei) 我國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提供了指引。圍繞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工信部接連發布指導性、實操性文件,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細化重點任務。2018年7月發布《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及推廣指南》,2018年12月發布《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2019年7月聯合多部門發布《加強工業(ye) 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2020年3月,工信部出台《關(guan) 於(yu) 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六方麵20條舉(ju) 措,為(wei) 我國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2022年4月,工信部發布《工業(ye) 互聯網專(zhuan) 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圍繞工業(ye) 互聯網提檔升級,提出夯實基礎設施、深化融合應用、強化技術創新、培育產(chan) 業(ye) 生態等重點任務,進一步推動行業(ye) 加速發展。

地方政府因地製宜,陸續出台實施政策,區域錯位發展政策基本形成。2018年以來,全國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本地產(chan) 業(ye) 特色,製定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並利用多元化的政策工具支持產(chan) 業(ye) 應用發展。多地還通過設立工業(ye) 互聯網創投基金、給與(yu) 稅收與(yu) 電費支持等方式,引導本地工業(ye) 互聯網發展。2022年,21個(ge) 省區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工業(ye) 互聯網列入了今年的工作任務,進行積極部署,多地加快工業(ye) 互聯網示範區建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從(cong) 2018年起,工信部深入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持續提升工業(ye) 互聯網創新能力,取得了一係列階段性、標誌性成果,推動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步入快車道。

01網絡層麵

工業(ye) 互聯網網絡體(ti) 係加速完善,以國家頂級節點為(wei) 中心的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初具規模。截至目前,“雲(yun) 網邊端”協同發展的工業(ye) 互聯網基礎設施基本成型,“5G+工業(ye) 互聯網”組網模式及商業(ye) 模式不斷成熟,混合組網模式加速落地,基於(yu) 5G技術的OT+IT+CT扁平化網絡架構實踐初步形成。“5G+工業(ye) 互聯網”在10個(ge) 重點行業(ye) 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質檢等20個(ge) 典型應用場景,賦能千行百業(ye)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累計接入168個(ge) ,標識應用創新和應用場景不斷豐(feng) 富。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國際根節點、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75個(ge) 項目建成投入運行。

02平台層麵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帶動效應持續增強。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國家級、行業(ye) 級、企業(ye) 級多層次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體(ti) 係初步構建,我國具有行業(ye) 、區域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150家,連接工業(ye) 設備超過7800萬(wan) 台(套),服務工業(ye) 企業(ye) 超過160萬(wan) 家。此外,平台企業(ye) 依托行業(ye) 經驗和創新實踐,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帶動行業(ye) 水平提升。特別是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的“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強安全”輕量化應用,有效降低了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門檻。

03安全層麵

工業(ye) 互聯網安全保障體(ti) 係加快構築。截至目前,國家、省、企業(ye) 三個(ge) 維度協同聯動的技術監測服務體(ti) 係基本建成,國家級工業(ye) 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對接31個(ge) 省級平台,工業(ye) 互聯網企業(ye) 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試點工作深入推進。企業(ye) 應用縱深發展。一批龍頭企業(ye) 搭建了工業(ye) 互聯網安全大腦,通過本地側(ce) 工業(ye) 態勢感知及互聯網側(ce) 工業(ye) 雷達形成網絡深度測繪對待打擊目標進行分析,通過反溯源網絡進行打擊、控製和回傳(chuan) 目標數據;通過工業(ye) 惡意代碼檢測的樣本捕獲係統及樣本分析係統發現、匹配目標威脅,覆蓋工業(ye) 控製係統涉及的IoT、PLC、應用軟件等設備及係統。

04應用層麵


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深度和廣度加速擴展,截至目前,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已經在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中得到了應用。工業(ye) 互聯網不僅(jin) 促進了單個(ge) 企業(ye) 的提質降本增效,也帶動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高效運轉。應用場景由點及麵不斷拓展,已由銷售、物流等外部環節向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控製、檢測等內(nei) 部環節延伸,在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各個(ge) 環節得到廣泛應用。區域集聚效應不斷增強。長三角地區依托三省一市產(chan) 業(ye) 互補優(you) 勢構建全國首個(ge) 工業(ye) 互聯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成渝兩(liang) 地匯聚產(chan) 業(ye) 、科技、人才、數據、生產(chan) 要素等資源也大力推進工業(ye) 互聯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建設;京津冀加快推進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平台、數據、安全等功能體(ti) 係建設,創建工業(ye) 互聯網協同發展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憑借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勢成為(wei) 全國規模化應用高地。

風物長宜放眼量,凝心聚力譜華章。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應用創新生態持續壯大、經濟社會(hui) 貢獻不斷增強。站在曆史新的起點,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將邁入快速發展階段,為(wei) 製造強國建設注入更大的能量。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