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拓分享 | 把脈工業數字化轉型 加速數字企業成長
發布日期:
2022-08-29

把脈工業(ye) 數字化轉型 加速數字企業(ye) 成長

7月27-29日,2022年(第四屆)全球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暨工業(ye) 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年會(hui) 在浙江桐鄉(xiang) 烏(wu) 鎮舉(ju) 辦,大會(hui) 以“加快工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經濟穩中求進”為(wei) 主題,旨在總結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成果,繼續推進工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提升中國工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工業(ye) 數字化轉型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浪潮的內(nei) 在要求。針對工業(ye) 數字化轉型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會(hui) 長、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出席大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wei) 《增強認知找準差距加速成長》的主旨演講,從(cong) 實踐中加深對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認知,找準工業(ye) 數字化轉型差距和不足,大變局、新形勢下工業(ye) 數字化新任務三個(ge) 層麵,對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建議。

1、實踐出真知加深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認知

什麽(me) 是工業(ye) 互聯網?李毅中會(hui) 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ye) 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是造就數字工業(ye) 的基礎工具,是繼消費互聯網後覆蓋更廣、滲透更深、成效更大、前景更好的創新體(ti) 係。”

李毅中會(hui) 長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具備三大特征: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並與(yu) 工業(ye) 製造技術深度融合;製造並應用了各類ICT產(chan) 品,構築服務於(yu) 工業(ye) 製造業(ye) 的數字基礎設施;工業(ye) 互聯網支撐的數字工業(ye) 與(yu) 數字經濟同族,內(nei) 核相容、基因相同。

數字化提升了生產(chan) 力,同時也變革了生產(chan) 關(guan) 係。李毅中會(hui) 長指出數字工業(ye) 包括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兩(liang) 重含義(yi) ,“數字產(chan) 業(ye) 化”是把通信技術(CT)、信息技術(IT)、數字技術(DT)產(chan) 業(ye) 化,是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的核心先導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是指對工業(ye) 各個(ge) 垂直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降低成本,增加產(chan) 出,提升效率。目前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實施主要有數字化研發設計、大數據市場細分、個(ge) 性化規模定製、智能化精準製造、網絡化協同運作、信息化運營管理、製造業(ye) 服務延伸等七種形態。

2、找準工業(ye) 數字化轉型的差距和不足

信通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6520億(yi) 元,占全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的8.3%,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的增加值3.14萬(wan) 億(yi) 元,占全部工業(ye) 增加值的10%。

李毅中會(hui) 長認為(wei) ,目前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但總量還不夠大,存在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如在核心產(chan) 業(ye) 建設方麵,工業(ye) 互聯網還沒形成全國構架,標準規範缺失、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設備材料自給率較低、集成電路製造薄弱;工業(ye) 數字化轉型跨界融合不夠、應用場景不多,企業(ye) 對信息安全和“機器換人”存在憂慮,企業(ye) 反映名詞概念過多產(chan) 生困惑等。

對此,李毅中會(hui) 長提出要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賦能”是指信息技術與(yu) 工業(ye) 技術的深度融合,合作雙方的跨界融合,釋放出新動能。“賦能”不存在“賦方”和“被賦方”主賓關(guan) 係,而是企業(ye) 的自我變革。推動互聯網企業(ye) 與(yu) 工業(ye) 企業(ye) 跨界融合、優(you) 勢互補,要重視行業(ye) 屬性,注重技術融合,抓住痛點紮實推進。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數字經濟的核心產(chan) 業(ye) 占GDP的比重要由7.8%提高到10%,即“數字產(chan) 業(ye) 化”可準確計量;但“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成效是多方協力的成果,共創共享,一時難以用數學公式準確劃分。因此,十四五綱要指出,要“健全數字經濟統計監測”,據悉國家統計局正在研究落實,科學合理確定數字經濟的統計監測評價(jia) 指數和方法。

3、走深向實新形勢下工業(ye) 數字化的新任務

持續發展數字經濟,工業(ye) 數字化轉型是我國實現穩增長、穩經濟的重要措施之一。國家和相關(guan) 部門相繼發布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指導文件,為(wei) 工業(ye) 數字化發展指引方向。

要落實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李毅中會(hui) 長提出要抓好三件事,分別是加強核心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半導體(ti) 設備、材料和芯片的製造能力,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適度發展“集成電路製造”(IDM);積極有序並可適度超前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把數字基礎設施延伸到企業(ye) 。

李毅中會(hui) 長說:“工業(ye) 數字化要走深向實,需要不同地區要結合實際、因地製宜,不互相攀比;離散式、流程式製造要因業(ye) 施策;不同企業(ye) 因企而異,注重基礎能力再造。”他建議要抓住智能製造這個(ge) 主攻方向,“5G+工業(ye) 互聯網”打造5G全連接工廠,推進工業(ye) 知識技術軟件化,開發應用工業(ye) APP。數字化要由企業(ye) 拓展到產(chan) 業(ye) 鏈,充分發揮“鏈主”的領軍(jun) 和生態整合作用,帶動更多中小微企業(ye) 融入產(chan) 業(ye) 鏈。推動服務商與(yu) 企業(ye) 深度合作,創新優(you) 質應用場景,帶動區域經濟和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轉型升級。當前尤其要注重數字化在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達標中發揮作用,進而助力建設國內(nei) 統一大市場,做到規則通、信息通、物流通、商務通、監管通。”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