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丨我國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及發展建議
發布日期:
2023-02-28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園區建設及發展建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ye) 互聯網與(yu) 物聯網研究所,北京 100191)

摘要:園區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為(wei) 我國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探索了寶貴的經驗與(yu) 模式,是我國經濟的重要載體(ti) 和平台。隨著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數字化與(yu) 智能化發展成為(wei) 推動全球經濟和產(chan) 業(ye) 轉型的重要推動力。為(wei) 持續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園區數字化轉型成為(wei) 必然趨勢,尤其在工業(ye) 互聯網不斷加速融合應用的背景下,工業(ye) 互聯網園區作為(wei) 創新載體(ti) 在推動園區數字化過程中的作用逐漸凸顯。基於(yu) 此,梳理我國工業(ye) 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論述工業(ye) 互聯網園區作為(wei) 創新載體(ti) 的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並提出建設工業(ye) 互聯網園區的整體(ti) 思路及推進建議。

關(guan) 鍵詞:工業(ye) 互聯網;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數字經濟

中圖分類號:F49;F424             文獻標誌碼:A

引用格式:樊森, 景浩盟, 錄天鳳,等.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園區建設及發展建議[J]. 信息通信技術與(yu) 政策, 2022,48(10):15-18.

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2.10.003

0  引言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政府工作報告連續5年對工業(ye) 互聯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在《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政策引領下,工業(ye) 互聯網正掀起新一輪產(chan) 業(ye) 發展熱潮,應用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其中,工業(ye) 互聯網園區作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ti) ,將在“十四五”期間的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驅動、區域資源協作、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綠色節能發展、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鏈等方麵發揮更大作用,成為(wei) 我國產(chan) 業(ye)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1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內(nei) 涵及提出背景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是在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思路框架指導下產(chan) 生的綜合性園區,是在我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宏圖背景下,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下,隨著工業(ye) 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而催生的園區新型發展理念。

關(guan) 於(yu)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內(nei) 涵的具體(ti) 介紹,在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發布的《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指南》[1]中有所提及,即“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是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目標,按照工業(ye) 互聯網內(nei) 涵要求,規劃、建設、運營、提升的新型園區。園區應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協同創新、集群集約、智能融合、綠色安全為(wei) 導向,通過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和新模式、新業(ye) 態的構建,來指導新園區建設和已有園區轉型發展。”工業(ye) 互聯網園區的建設模式一般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是根據工業(ye) 互聯網內(nei) 涵指導,在規劃階段對園區需求進行綜合考慮後實施建設;二是對園區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通過引入數字化技術實現轉型升級。

在過去30年我國園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期間,形成了數量龐大的各類園區。其中一部分園區缺乏基礎的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能力落後,急需進行轉型升級來提升園區數字化服務能力。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中也將推動產(chan) 業(ye) 園區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一項重要內(nei) 容,提出要“引導產(chan) 業(ye) 園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數字技術提升園區管理和服務能力。”在內(nei) 需與(yu) 外需的共同推進下,工業(ye) 互聯網將成為(wei) 推動我國園區數字化轉型,引導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以工業(ye) 互聯網園區為(wei) 代表的創新載體(ti) 將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推動園區經濟的上升發展。

2  數字經濟背景下園區發展新趨勢

當前我國國家級的經開區、高新區、自貿區等有674 個(ge) ,省級開發區2 107 個(ge) ,全國各類工業(ye) 園區約22 000多個(ge) [3]。園區經濟是構成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國家級高新區生產(chan) 總值超過9 萬(wan) 億(yi) 元,占我國GDP比重的11.5%[4]。我國園區體(ti) 類龐大,大小不一,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不盡相同。在經曆了長期的發展過程後,往往存在以下共性問題。

(1)“信息孤島”問題。園區在搭建信息係統過程中多數采取逐一升級、按需升級的模式,不同係統的建設時間點不同,選取的供應商不同,且相互獨立,可能存在多個(ge) 係統之間接口不通的情況,影響園區內(nei) 數據的流轉、互聯互通,以及信息係統的運營維護。

(2)招商問題。多數地方園區存在招商的需求。園區的主要責任體(ti) 是園區管委會(hui) ,園區管委會(hui) 一般由區政府指派,多數采取行政化的手段進行招商。園區招商分為(wei) 兩(liang) 種途徑:一種是由園區管委會(hui) 自主招商;另一種是委托招商公司代為(wei) 招商。園區管委會(hui) 雖然對市場、園區整體(ti) 定位、產(chan) 業(ye) 模式有一定認知,但在招商資源和創新性方麵略有不足,因此招商效果有好有壞。

(3)運營問題。部分園區的公共服務能力不足,配套的信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在政策體(ti) 係上還有提升空間。園區管理者對園區內(nei) 的技術應用和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級和更新的敏感性不足,可能影響園區整體(ti) 的發展需求。

如何解決(jue) 園區發展麵臨(lin) 的問題,筆者認為(wei) ,應當從(cong) 園區需求出發,依照國家政策指導,對區域內(nei) 產(chan) 業(ye) 發展進行定位,確立園區需求,審視園區規劃框架,確定園區發展桎梏的關(guan) 鍵環節,實施相應的升級改造;在提升園區整體(ti) 數字化公共服務能力的同時,園區運營管理者應適時、適當提供政策支持、稅收優(you) 惠、人才補貼、企業(ye) 服務等;另外,對於(yu) 能耗高的園區,還應當關(guan) 注綠色低碳技術,提前布局綠色園區轉型,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我國園區的發展呈現出一種漸進的趨勢:首先是實現園區自身的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其次是實現園區與(yu) 外部產(chan) 業(ye) 鏈的協同化發展;最終是實現園區經濟規模化、擴散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與(yu)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的發展願景相近,即實現園區本身的集群化、創新化、智能化發展;實現園區與(yu) 外部資源的網絡化、協同化、融合化發展;實現園區經濟效應、社會(hui) 效應、全球效應的價(jia) 值體(ti) 現。數據顯示,工業(ye) 互聯網已具備一定應用基礎,我國已培育150 多家較大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平台服務的工業(ye) 企業(ye) 超過160 萬(wan) 家,已在原材料、消費品、裝備等31 個(ge) 工業(ye) 重點門類廣泛部署,全國開展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型製造的企業(ye) 比例分別達39.2%和29.9%,數字化轉型逐漸成為(wei) 我國園區建設轉型的必然選擇[5]。工業(ye) 互聯網作為(wei) 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方法論,是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關(guan) 鍵引擎,以其為(wei) 代表的工業(ye) 互聯網園區等創新載體(ti) 將為(wei) 我國園區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新的範式。

3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推進思考及建議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發布的《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指南》[1]中提出了工業(ye) 互聯網園區建設的總體(ti) 框架,即政策措施引領,科學規劃,打造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構建園區自身以及與(yu) 外部的數據流動閉環,形成政產(chan) 學研用的協同生態。這符合國家對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指導的理念,麵向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需要,對園區轉型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yi) 。除此之外,園區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搭乘數字化轉型快車時還要著重關(guan) 注以下幾點。

(1)關(guan) 注數據要素。未來園區的發展方向是全麵數字化,推動ICT技術在園區的融合應用。園區既要抓住機遇實施數字化轉型,還應有所側(ce) 重,關(guan) 注數據要素方麵的布局;要建設園區資源數據庫,保障園區數據信息的調用、流動;要關(guan) 注園區政務數據、產(chan) 業(ye) 數據、園區數據、企業(ye) 數據、碳數據等不同層次數據,形成全方位的數據融合,構建產(chan) 業(ye) 、園區和企業(ye) 層麵的數據生態互動體(ti) 係。

(2)強化園區公共服務平台能力。園區要推出輕量化、定製化的平台服務。園區可以依托數字平台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造,實現對園區生產(chan) 環節的關(guan) 鍵數據抓取。園區公共服務平台應當適配園區需求,具備多方麵的服務能力:一是要服務園區內(nei) 的企業(ye) ,除了應提供數字化轉型規劃谘詢、企業(ye) 培育孵化、技術認證、訂單營銷、項目申報、融資貸款幫助、專(zhuan) 業(ye) 法律支持、企業(ye) 評估等基礎服務外,還應提供數據處理、算法、在線模型、數字化工具等專(zhuan) 業(ye) 服務;二是要服務園區內(nei) “住民”,提供人才培育、生活保障、住房補助、人員招聘等多種服務。有針對性地建設園區公共服務平台有利於(yu) 園區的長期穩定發展。

(3)注重提升“畝(mu) 產(chan) 效益”[6],關(guan) 注雲(yun) 空間拓展。在當前園區發展階段,要注重提升園區“畝(mu) 產(chan) 效益”,剔除低效用地,淘汰落後產(chan) 能,一方麵政府要探索建立“畝(mu) 產(chan) 效益”評價(jia) 機製,鼓勵園區引入創新能力強、高效優(you) 質的企業(ye) ;另一方麵園區應秉承新發展理念,盡快轉型升級,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但園區物理空間有限,未來隨著全國園區數字化程度的提升,園區可實現的畝(mu) 產(chan) 效益有限,應適當關(guan) 注雲(yun) 空間拓展,探索虛擬園區新發展模式。

(4)關(guan) 注綠色低碳轉型工業(ye) 園區是我國碳排放大戶,據測算,工業(ye) 園區的耗能約占社會(hui) 總耗能的69%,碳排放約占全國碳總排放的31%[7]。園區要抓住綠色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有意識地向綠色園區方向轉型升級:一是要調整園區能源結構,關(guan) 注清潔能源利用,根據自身條件開展工業(ye) 綠色低碳微電網建設[8],發展屋頂光伏、分散式風電,購買(mai) 綠電,推進多能互補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二是要加快改造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綜合管理係統,發展多元儲(chu) 能、高效熱泵等,有效處理工業(ye) 汙染物、廢棄物;三是要提升園區整體(ti) 綠色水平,完善綠色園區評價(jia) 體(ti) 係,建立評價(jia) 機製,搭建監測平台,提倡園區綠色智能化管理。

4  結束語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作為(wei) 高新技術的落地載體(ti) ,是工業(ye) 互聯網技術與(yu) 工業(ye) 園區高度融合的產(chan) 物,是數字經濟時代實施園區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步,不僅(jin) 能夠有效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還能協同產(chan) 業(ye) 鏈,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擴大集聚效應,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融合發展。我們(men) 應當把握時代機遇,立足國家戰略,推動園區智能化、協同化、綠色化發展,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新脈絡。




參考文獻

[1] 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指南(2020)[R], 2020.

[2] 國務院.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Z], 2022.

[3] 中國開發區協會(hui) . 中國開發區統計數據[EB/OL].(2022-08-28)[2022-08-28]. https://www.cadz. org.cn/index.php/develop/index.html.

[4] 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中心.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jia) 報告(2018)[R], 2018.

[5]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R], 2022.

[6] 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 工業(ye) 互聯網園區應用場景白皮書(shu) [R], 2021.

[7] 郭揚, 呂一錚, 嚴(yan) 坤, 等.中國工業(ye) 園區低碳發展路徑研究[J]. 中國環境管理, 2021,13(1):49-58. DOI:10.16868/j.cnki.1674-6252.2021.01.049.

[8]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 生態環境部. 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Z], 2022.

專(zhuan) 家論壇丨李千目院士:數字化賦能江蘇先進製造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專(zhuan) 題導讀:工業(ye) 互聯網

《信息通信技術與(yu) 政策》2022年 第10期目次



以上文章來源於(yu) 信息通信技術與(yu) 政策 ,作者樊森,景浩盟 等

聲明:部分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侵權請後台留言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