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係統是一個(ge) 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其他辦公設備,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多學科知識,對安全信息進行收集、傳(chuan) 輸、加工、存儲(chu) 和應用,以實現安全生產(chan) 為(wei) 目的,支持管理者的高層安全決(jue) 策、中層安全控製和基層安全運作的集成化人機係統。它是以控製風險為(wei) 核心,通過自動辨識、分析和預控危險因素,達到控製和消除風險的目的。
本世紀初,我國煤礦、危化等高危行業(ye) 率先研發和應用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係統,利用預測傳(chuan) 感和安全防範設備集成化技術,實現了關(guan) 鍵領域的風險預控,有效地規避了事故風險收到了顯著成效。特別是煤礦行業(ye) 應用推廣各類監測監控係統,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程度得到明顯提高,使得近年來我國煤礦事故發生率、百萬(wan) 噸死亡率大幅下降。
雖然煙草行業(ye) 不屬於(yu) 高危行業(ye) ,事故發生頻次和次生危害也較低,但煙草行業(ye) 商品總值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程度較高,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會(hui) 對國家和行業(ye) 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和影響。作為(wei) 保障國家財政稅收的龍頭,煙草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工作已逐步將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融入其中。自2010年以來,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連續八年在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工會(hui) 議上提出全麵開展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建設,發揮信息化對安全管理的支撐作用的要求。目前,全國已有一部分省、市煙草企業(ye) 建立了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係統,並將係統延展到安全管理的各個(ge) 層麵,應用到生產(chan) 經營的各個(ge) 環節。雲(yun) 南中煙、江蘇煙草、貴州煙草、重慶煙草等單位探索“互聯網+安全技術的應用,取得了新突破和提升。行業(ye) 內(nei) 大部分單位能夠利用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實現安全生產(chan) 業(ye) 務流程運行,有效規避了安全風險,消除了事故隱患。
煙草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由於(yu) 係統運行經驗不足,與(yu) 其他行業(ye) 相比,主要存在著以下製約因素:
①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防控管理體(ti) 係不完善,風險識別及防控存在不直觀、效率低下等突出問題。
②安全防範技術集成化較低,不能做到各類場所安全生產(chan) 狀態實時監控、各類安全防範係統間信息傳(chuan) 輸和聯動控製。
③安全生產(chan) 預警係統建立滯後,數據采集和分析困難風險評估和智能分析預警尚待深度研究開發。
④行業(ye) 部分單位安全生產(chan) 管理業(ye) 務流程過於(yu) 繁瑣,安全監督製約機製不健全,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⑤傳(chuan) 統管理與(yu) 信息化管理模式存在差異,信息化係統在些領域與(yu) 傳(chuan) 統管理功能重複甚至衝(chong) 突,沒有發揮出高效、便捷的特點,反而大量增加了安全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負擔。
針對當前煙草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信息化係統存在的問題,解決(jue) 思路如下:
1) 針對煙草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防控管理體(ti) 係不完善,風險識別和防控存在不直觀、效率低等問題,可以通過應用地理信息係統(GIS)完善防控體(ti) 係,實現智能化識別危險、堵塞風險漏洞。GIS係統是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把各種地理信息按照空間分布及屬性,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儲(chu) 、檢索、更新、製圖、顯示和綜合分析,做到各類生產(chan) 場所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生產(chan) 經營單位利用 GIS 技術建立場所3D或平麵布置圖,將子係統各部件在圖中分布顯示出來,使管理者直觀、實時掌控生產(chan) 現場安全狀況,實現安全生產(chan) 管理平台的信息化、模型化、數字化、可視化和決(jue) 策的科學化,從(cong) 而最大限度將子係統安全風險控製在較低水平。
2) 針對行業(ye) 內(nei) 不同安全防範係統不兼容、集成度較低的問題,可以深度利用物聯網技術,融合各係統間的功能。具體(ti) 來說,就是通過感知層采集數據、網絡層傳(chuan) 輸數據、應用層分析和處理數據,按約定協議,實現消防、安防、電氣及電子係統獨立運行、信號互傳(chuan) 及聯動,做到有效整合異構數據優(you) 化係統間數據交換和信息資源共享,實現對係統各部分數據的有效控製,為(wei) 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提供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手段。
3) 在研究深度預警係統功能方麵,同樣可以應用物聯網技術,融合信息數據庫和子係統數據,拓展對係統的精準預警分析功能。預警係統是對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各類參數(如電流溫度、壓力等)的實時采集與(yu) 處理,是在企業(ye) 內(nei) 部及周邊的動態安全狀況實時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警情設定自動做出相應的監控預警及應急響應。預警係統將先進的網絡通訊技術數據實時采集技術、安全監控與(yu) 預警技術和基於(yu) WEB 的信息管理軟件開發技術進行集成,能夠直觀辨識和判定風險,智能分析預測風險。另一方麵,行業(ye) 內(nei) 需要運用消防、電氣設備設施專(zhuan) 業(ye) 安全評估的思維,對相關(guan) 設備設施曆史運行情況、報警情況、故障情況,開展實時自動定量評估,及時通過預警係統發現和解決(jue) 問題。預警係統的構建要經過反複驗證、做到科學實效,如果計算方法選擇不科學,風險因子取值不合理或者存在邏輯性問題,將會(hui) 直接影響風險評估結果,帶來新的問題和係統風險;而對於(yu) 直觀的風險控製因素,應避免冗餘(yu) 的數據計算與(yu) 分析,做到化繁為(wei) 簡。
4) 應通過構建安全生產(chan) 綜合信息數據庫,實現安全生產(chan) 業(ye) 務流程運行和安全文化交流功能。在實現業(ye) 務流程運行管控方麵,係統應能夠自動采集和分析日常基礎數據,並運用考評規則實現安全績效客觀評判,形成自動監督和多方製約的長效機製,進一步規範安全生產(chan) 流程管控,並不斷理運行流程,提高流程的簡明性和實效性。在實現文化交流方麵綜合信息數據庫可以將國家安全生產(chan) 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及行業(ye) 安全生產(chan) 標準化各基礎模塊信息整合融入其中,以便於(yu) 管理人員學習(xi) 獲取相關(guan) 要求,同時直觀辨識各類安全生產(chan) 標準的符合度,拓寬安全知識構架、實現安全文化交流。5)在傳(chuan) 統安全管理與(yu) 信息化技術融合方麵,目前煙草行業(ye) 仍處於(yu) 初始階段,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測試和試運行改進後才能達到最佳運行狀態。如果信息化係統功能不成熟不能為(wei) 人所用,那麽(me) 信息化係統則會(hui) 成為(wei) 安全管理人員的負擔。因此,在追求信息化技術創新的同時,必須兼顧傳(chuan) 統統籌分析傳(chuan) 統管理與(yu) 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取舍。隻有做到取長補短、雙管齊下,才能發揮出安全管理的最大效能。